特殊类型的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临床表现症状
接触性荨麻疹
皮肤接触某些物质后发生风团、红斑,可分为免疫性、非免疫性和机制不明三种。
1.非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又称刺激接触性荨麻疹,由原发性致荨麻疹性物质引起,无需致敏,可使几乎所有接触者发病。
如荨麻茎上芒刺刺人皮肤,其刺激性物质进入皮内,引起皮肤局部红肿、风团,奇痒难忍或灼热刺痛,虽反应程度因人而异,但接触芒刺引起荨麻疹反应则无人幸免。
其原因可能是接触物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慢反应物质、缓激肽等,也有可能是接触物直接作用于血管壁。故有学者将像荨麻芒刺引起这种反应现象称为刺激接触性荨麻疹。
不仅荨麻可引起此种荨麻疹,很多植物及动物如粉蝶、水母、毛虫等局部接触后均可引起类似反应。多种化学物质亦可引起类似反应,如二甲基亚砜、氯化钴溶液、苯佐卡因、某些食物防腐剂和调味料(如苯甲酸、山梨酸、肉桂酸、秘鲁香膏、醋酸、乙醇等),这些反应大都出现于接触上述化学物质
45分钟以后,并在2小时内消退。
刺激接触性荨麻疹发生率的高低除取决于所接触的化学物质本身性质外,还取决于化学物质的浓度、基质、溶剂及接触部位,而与是否存在过敏体质无关。这些物质除由非免疫性反应发生外,亦可由免疫性反应引起。出疹可局限于接触部位,亦可全身泛发。
要确定其接触物质,最常用的方法是做斑贴试验。一些由节肢动物、海藻及毒蛾产生的荨麻疹,是由于通过蜇或叮咬将有毒汁液注人皮肤所引起,所以并不是真正的接触性荨麻疹,但也有人将它们归人此类。
2.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又称过敏接触性荨麻疹,主要发生在接触部位,如手、口,也可由吸人引起鼻、气管产生过敏反应,大多数病例属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四类:①局限性荨麻疹,无远处损害,亦无系统症状;②荨麻疹合并有血管性水肿;③荨麻疹及哮喘、鼻炎、结膜炎、胃肠道或咽喉功能障碍并存;④荨麻疹及速发过敏。引起过敏接触性荨麻疹的原因很多,除了各种水果、蔬菜、生肉、鱼、虾外,动物毛发、皮屑、唾液、尿液、青霉素、链霉素、杆菌肽、秘鲁树脂胶、鸡蛋、各种化妆品均可发生。
发生反应时,接触部位在接触后数分钟至1~2小时内即产生痒、灼刺或烧灼感,局部发红、水肿、起小水疱,其典型局部损害即为风团,除此外,可产生流涕、流泪、气喘、腹痛、腹泻、呕吐,甚至窒息、休克等全身症状,又称过敏接触性荨麻疹综合征。
其与上述非免疫性的区别在于:①一般第一次接触不会产生风团,须经多次接触才发病;②有过敏体质者,如哮喘、花粉症、湿疹患者,比较容易发生;③一旦发病,除接触部位发生痒、红、风团外,还会发生鼻炎、结膜炎、哮喘、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④除手部等接触部分外,吸入及口部接触亦可引起反应;⑤引起反应者多为蛋白质、药物或化学物质等。
3.不明机制的接触性荨麻疹:是兼有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表现的一种反应,如硫酸铵引起者。
荨麻疹解决方法交流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