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论依据:《中华药海》、《中药学》、《外台秘要》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小文章,我给你聊一个小办法。这个小办法,应对的是原因不明的荨麻疹初起阶段。
老规矩,我先给你讲一个真实的病案。
我有一个搞中医皮肤科的同学。他告诉我,有一回啊,他接待了一个70岁的老先生。这个老先生来的时候,脖子、后背有风团样的皮疹,而且痒得不行。
他怎么得上的呢?很简单,就是和爱人早上去公园玩,忽然之间就开始起疹子,几乎没有任何预兆。而且这个老人家,来的时候,精神状态很好,舌象脉象基本正常,不过是略弦。其他的,包括身材,包括头脑反应,都很好。而且,人家心电图、血压、血常规等检查,一切正常。
仔细询问,人家以前也没有皮肤过敏史。
这个情况出来,对医师来说就不好办了。因为他不典型,很难辩证。你要是遇上病得挺厉害的,很典型,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这样的患者,医师不打怵。就是这种不典型,不好辩证的,医师才容易没思路。
后来,我同学就给写了一个“急性荨麻疹(原因不明)”。只能这样啦,没办法。
不过,我同学给他写了一个小配伍——蛇床子、防风、白蒺藜各15克,浮萍草20克,甘草5克。每剂早晚煎服2次,每次服用毫升。用药期间,杜绝一切生冷、刺激、油腻食物,肉最好也不吃。
结果如何?用药后才1天,症状大大减轻。到最后,诸证息平,没有复发。
我同学很得意。他告诉我,他用的是一个古方子。它的基本配伍,就是蛇床子、防风、白蒺藜各15克。有的时候,会加减变化,比如说蛇床子用15克,防风和白蒺藜各10克,配浮萍草。这个是记载于《外台秘要》里的方子。《外台秘要》是唐朝的一部书,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精华。这个配伍,在《外台秘要》里头,被称作“千金瘾疹百疗不差方”。你看看,这口气多大。
其实这里的道理很简单。蛇床子,祛风燥湿止痒,防风祛风、固表、止瘾疹,刺蒺藜(白蒺藜)能散风、行血、止痒。浮萍草入肺经,透疹止痒,壮肺气。整个来看,就是在起祛风止痒的作用,寒热并用,性味平和。就临床运用经验来看,它对于普通的、原因不明的荨麻疹,症见皮损为橘红色风团,压之色淡,瘙痒难耐者确实有一定作用。
后来,我以后机会详细研究中国当代中医临床报答,发现在年,《陕西中医》上曾经发布文说,专门介绍类似配伍调治荨麻疹的经验,调治53人,效果满意。
我把这个方法写出来,供有需要的朋友借鉴。当然,如前所说,它应对的是原因不明荨麻疹。也就是说,你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患者体质没有明显的偏颇。这也就决定了,诸如湿热、血虚、血热、营卫不和等原因引起的荨麻疹,这个办法就不适合,或者说起不到太好的效果。这类人需要更有针对性地调治。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文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