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年5月19日北京工体(鸟巢)
个人演唱会还有
天
今日送出:iPhone12
绿色、GB
[6.66],[6.66],感谢老板支持!
知识就是力量,欢迎回到。本节目音频由喜马拉雅独家播出。今天再送两部绿色的iPhone12,存储容量GB,昨天比较惨,今天恢复为6.66,感谢老板赏口饭吃。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说万恶的欧洲殖民者,将旧世界的种种疾病带到了新世界,结果导致没有免疫力的美洲当地原住民大量死亡,并促成了欧洲对美洲的殖民统治,正所谓细菌、枪炮与钢铁,当然了主要还是贪婪和不要脸。但老话说得好礼尚往来,欧洲殖民者也不是黄博士那样铁骨铮铮、百毒不侵,那么作为回报,美洲人有没有赠送给欧洲人什么意想不到的礼物呢?或许是有的,它就是梅毒。
当然了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直接考证,只能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寻找一些间接线索。首先是时间上的吻合,据史料记载,在哥伦布船队回到欧洲后不久,梅毒便在欧洲流行开来,怎么就能这么巧?人们自然就联想到,肯定是船队的船员们在美洲乱搞,回到欧洲有了金子后,乱搞起来更加肆无忌惮,于是梅毒便扩散开来。除了时间上的吻合之外,古病理学也支持梅毒来自美洲的这一结论,这个说法的依据在于,梅毒发展到后期会对骨骼产生侵蚀。考古研究发现,在年之前的欧洲人遗骸上,没有发现梅毒侵袭过的痕迹,但在年之前的美洲人遗骸上,却有不少骨头存在着梅毒侵袭痕迹,而哥伦布正是在年到达美洲。由此科学家认为,正是美洲人将梅毒传染给了哥伦布的船队,再由船队把梅毒带回了欧洲。
不过这一说法目前还有很大争议,因为骨头上的痕迹,并能确定就一定就是梅毒所导致的,同时样本数量也不够,所以虽然看上去很像这么回事儿,但武断的下结论,是很没有科学精神的,而一个没有科学精神的人,那就去死吧。
除了来源于美洲这一说法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梅毒其实一直都存在于欧洲,那么为什么在15世纪之前,梅毒没有大规模爆发呢?这是因为在15世纪,引起梅毒的微生物的毒性与临床表现,发生了改变,也就是说,梅毒的病原体——梅毒螺旋体恰好在15世纪发生了变异,由此导致了大规模的疫情爆发。这种说法也有依据,这就是在非洲的一些热带地区,存在着一种叫做热带肉芽肿的疾病,也被称为莓疹病,莓是小草莓的莓,疹是荨麻疹的疹。直观来看,莓疹病与梅毒完全不一样,莓疹病是接触传染,而梅毒则是性传播,并会进入人的体内。另外在临床表现上,二者也有很大区别,热带肉芽肿只是一种比较遭罪的皮肤病,但梅毒那就非同凡响了,具体的临床表现分为一期、二期和三期,太详细的我也不跟你描述了,大致就是扁鹊见蔡桓公的套路,不论哪一期,不治都将恐深,严重时可侵袭大脑、剥夺生命。不过即便二者有着如此巨大差异,但引起莓疹病的病原体,几乎与梅毒螺旋体一模一样,很难加以区别。于是有科学家就认为,引起莓疹病与梅毒的病毒,其实就是同一种微生物,只是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下,它们发生了不同的变异,由此导致了不同的临床表现。
梅毒螺旋体
那么以上两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更可能是真实情况呢?我哪知道,只能说学界没有定论,科学精神都没有定论的问题,我哪敢乱编?不过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瘟疫与人》的作者威廉-麦克尼尔支持第二种观点,也就是梅毒并非源自美洲,它在欧洲一直存在,至少梅毒的气质,与当时的欧洲人很是般配,而梅毒在当时欧洲表现,正是非洲部分地区流行的莓疹病。而且通过大量的史料调查,麦克尼尔甚至得出了这样一个推论,他认为,欧洲人当时并没有认识到莓疹病的存在,而是将其误诊为麻风病。
麦克尼尔
具体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在欧洲中世纪的鼠疫大爆发之前,很多穷苦老百姓由于没有足够的衣服和被褥来保暖,也没有足够的柴火在冬天取暖,所以在寒冷的冬天,这些人只能一大家子挨在一起睡觉觉,由此导致了经由皮肤传染的莓疹病的盛行,但是在当时的欧洲,现代医学还远未诞生,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无非就是《圣经》上的只言片语,以及古代医师对少量疾病含糊不清的描述,其中就包括有着皮肤病表现的麻风病。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人很容易就将包括莓疹病在内的一些皮肤病,与麻风病相混淆,甭管什么病,只要皮肤出状况了,那就是一刀切的麻风病。
不过在14世纪中后期鼠疫大流行终止之后,由于欧洲死了好几千万人,人均拥有的耕地数量突然变多,再加之疫情过后,恰逢欧洲绵羊产量大幅增加,羊毛供应充足。于是生活好起来的欧洲人,再不用在冬天抱在一起睡觉了,同时有了衣服穿、有了被子盖,人们的皮肤接触显著减少,就这样,莓疹病的传播途径渐渐被切断。但是这种微生物并没有善罢甘休,它们开始了变异与演化,最终它的传染途径,从皮肤接触变成了性行为传播,进而引发了梅毒,而在一个半世纪之后,梅毒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大爆发。
这次疫情爆发的起点,是年到年的冬天,当时法国国王查理八世正率领法军进攻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王国,欧洲军队总是有个习惯,兵马未动妓女先行,这就妥了,法国人是白天晚上都累个够呛,大宝剑不离手,于是梅毒开始扩散。为了互相甩锅,意大利人将这种病称为法国疮或是高卢疮,而法国人则将其称为那不勒斯疮。更要命的是,欧洲人打仗总是存在着庞大的雇佣兵队伍,这群哥们打完仗领完工资就回老家继续种地了,当然了他们也随身带回去了梅毒,由此,梅毒开始在欧洲肆虐。年,梅毒疫情率先在法国和德国爆发,紧接着荷兰在年爆发,之后是年的英格兰、苏格兰,年的波兰、匈牙利,到年,俄国和北欧地区也未能幸免。
不过这还不算完,伴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欧洲水手进一步将梅毒扩散到了海外,年,梅毒被带到印度,年,梅毒被带到广东,广州人将其称为杨梅疮。由于葡萄牙是当时的航海大国,所以不少地区的人,都将这种可怕的疾病称为葡萄牙病。那么为了对付梅毒,世界各地的人们又采取了哪些方式呢?请看下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