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5荨麻疹临床合理用药

白癜风遮盖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编者按

合理用药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邀请我国著名医药专家孙忠实、王汝龙、贡联兵、章友康、张石革等,开展常见病合理用药系列讲座。这些讲座,以临床用药指南和作者多年用药经验为依据,针对用药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混淆的概念、发生的错误,结合国内外药物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深入浅出地予以介绍。

荨麻疹临床合理用药

疾病概述

荨麻疹(Urticaria)是一种常见病,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损。俗称“瘾疹”,“风团块”、风疹团、风疙瘩和饭疙瘩。常表现在皮肤或黏膜上,为一种局限性、暂时性或瘙痒性的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的皮肤病。

荨麻疹多与变态(过敏)反应有关,大多数属于Ⅰ型(速发型)变态反应,少数属于Ⅱ型(细胞毒性)、Ⅲ型(免疫复合物型)反应,但通常所说的荨麻疹为Ⅰ型过敏反应。荨麻疹可由接触多种物质引起,包括:(1)异种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动物蛋白(蛋、肉、虾、蟹等)、细菌、病毒、寄生虫、毛皮、羽毛、空气中的植物花粉及尘螨、水果(柠檬、芒果、榴莲)。(2)油漆、染料、塑料、化学纤维。(3)用药(阿司匹林、阿托品、青霉素、吗啡、磺胺、维生素B1等)等。(4)物理因素(冷、热、光)、病灶(龋齿、扁桃体炎、胆囊炎、阑尾炎、病毒性肝炎、肠道蛔虫病等)、胃肠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以及精神紧张、胆碱功能亢进也可引发。

依据荨麻疹发生的频率及时间,分为急性和慢性荨麻疹。凡连续2周以内者为急性,通常在2~24h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超过2周以上者为慢性,有些病例尚可超过1个月。

临床表现

急性荨麻疹多突然发作,一般在1~5min内出现症状,少数可在几天内,多持续2周内。先有皮肤瘙痒感或灼热感,迅速出现红斑,继而形成淡红色风团,略高出皮肤表面,大小和形态不一,有时可融合成大片。并可伴有发热、头痛,胃肠道可出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喉头黏膜水肿,严重者可有胸闷、呼吸困难或窒息。发生在四肢末端有肿胀感觉,发生在眼睑时则引起局部高度水肿。慢性荨麻疹的症状多持续2~3周,生而又消,治疗不易,多伴发失眠。除了急性、慢性荨麻疹外,尚可有以下几种类型:

1.热性荨麻疹:多见于青年女性,好发于躯干及上肢,偶见延及面部。皮肤受热(43℃)或发汗后,数分钟后出现局部风团,直径在0.5cm以下,肿胀而发红,色泽较淡,有瘙痒、疼痛或灼热感,瞳孔略小,心率减慢。

2.冷性荨麻疹:十分常见,多从婴儿时期起发病,可持续终生。在暴露于冷空气和接触冷水时,或以冰块置于前臂躯侧,历时3~5min,手部或面部出现水肿及痛性风团,持续30min至数小时可消退,并伴有发热、头痛、呼吸道症状、关节痛和白细胞计数升高。

3.巨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好发于眼睑、口唇、外生殖器,也可发生于口腔、舌、喉头黏膜等组织疏松部分,多为一侧单发,偶见有发生两处以上者。自觉轻度瘙痒及紧绷感,如发生于喉头黏膜,可引起窒息。另皮损多在夜间出现,为一种局限性、水肿斑块,无指压性凹陷,边缘不清,呈肤色、淡红色或苍白色,一般于数小时后消退,但可复发。

4.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采用锐器或指甲划过皮肤后,沿着划痕发生条状淡红色隆起,伴有瘙痒,常伴随荨麻疹并发。

5.胆碱能荨麻疹:由于运动、激动、受热、紧张等促使胆碱能神经兴奋,皮疹特点为除掌跖以外发生泛发性1~3mm的小风团,周围有明显,其中有时可见卫星状风团,也仅见红晕或无红晕的微小稀疏风团。有时惟一的症状仅有瘙痒而无风团。损害持续30~90min,或达数小时之久。伴有痒感、刺感、灼感、热感或皮肤刺激感。

药物治疗

1.治疗原则:寻找过敏源并注意规避,药物治疗对抗组胺的作用,抑制过敏反应,对急性有红斑、渗出者先应用3%硼酸溶液、或0.1%依沙吖啶溶液冷湿敷(非热敷)。

,后用炉甘石洗剂涂敷。

2.抗过敏治疗

(1)盐酸异丙嗪(非那根)可对抗组胺所致的毛细血管扩张,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对治疗皮肤黏膜的变态反应效果良好,其中以对荨麻疹较好,口服一次6.25~12.5mg,一日1~3次。氯苯那敏对抗组胺过敏作用超过异丙嗪和苯海拉明,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弱,口服一次4~8mg,一日3次;同时宜合并口服维生素C及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片等。

(2)对伴随血管性水肿的荨麻疹,可选用赛庚定,成人口服一次2~4mg,6岁以下儿童一次1mg,6岁以上儿童一次2mg,一日2~3次。

(3)对慢性荨麻疹者可选服多塞平,兼具抗抑郁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小,对传统使用的抗组胺药无效的荨麻疹患者可试用,口服初始一次25mg,一日2~3次,根据病情渐增至一日~mg。

(4)对慢性荨麻疹者且具有自身免疫基础,病情反复,上述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时,可应用免疫抑制剂(奥马珠单抗),环孢素具有较好的疗效,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试用,雷公藤多苷也具有一定疗效。

(5)对荨麻疹病情严重者推荐口服第2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阿司咪唑、咪唑斯汀、氯雷他定或地洛他定。对急性者或伴有胃肠道症状时,酌情口服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急性荨麻疹、荨麻疹性血管炎、压力性荨麻疹对抗组胺药无效时,或慢性荨麻疹严重激发时,静脉滴注或口服,应避免长期应用。常用泼尼松、曲安西龙、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氢化可的松或甲泼尼龙静脉滴注。

3.局部用药:选择具止痒和收敛作用的洗剂,如薄荷酚洗剂(含薄荷、酚、氧化锌、乙醇)或炉甘石洗剂、酚炉甘石洗剂涂敷,一日2~3次。

4.中成药

传统医学认为荨麻疹与风、热、湿相关可分风热、风寒、血虚3型:

(1)风热型:发病急骤,风团泛发、颜色鲜红、自觉灼热,剧烈搔痒,或伴发热、畏寒、咽喉肿痛、腹痛、吐泻者,可选防风通圣丸、银翘解毒丸、浮萍丸等。

(2)风寒型:遇风冷加重,口不渴、小便清者,宜疏风散寒,可选秦艽丸、通宣理肺丸等。

(3)血虚型:皮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夜间加重、心烦气躁、口舌干燥者,养血疏风,可选秦艽丸、二至丸或龟苓膏、玉屏风散。

用药提示

1.服用抗过敏药时宜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1)鉴于抗过敏药可透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组胺受体产生抑制作用,引起镇静、困倦、嗜睡反应,多数人都能在数日内耐受。但对驾车、高空作业、精密机械操作者,在工作前不得服用或服用后休息6h以上。(2)多数抗过敏药具有轻重不同的抗胆碱作用,表现为口干;对闭角型青光眼者可引起眼压增高;对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老年男性者可能引起尿潴留,给药时应予注意。另抗过敏药不良反应常见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不适、便秘、腹泻等,且上述不良反应随进食时服药也可减轻。(3)阿司咪唑、特非那丁、依巴斯汀可能抑制心脏钾离子慢通道,有引起尖端扭转型室速或Q-T间期延长的危险。故应严格掌握剂量,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同时对血钾浓度过低者适当补充钾、镁。患先天性Q-T综合征者不宜应用。对肝脏功能缺陷者和心律失常者慎用;对6岁以下儿童慎用。(4)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抗过敏药。(5)服用期间禁止饮酒。

2.体重增加是某些抗过敏药的另一方面的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长期大量应用后加速胃排空、增加食欲有关。其中以阿司咪唑、赛庚定、酮替芬为甚。提示患者注意控制尽短的疗程,同时减少摄食量,必须时服用减重药。

3.抗过敏药的应用必须及时,以较快地抑制组胺和一系列反应。但H1受体阻断剂可抑制皮肤对组胺的反应,对拟进行变应原皮试者,应在停止使用48~72h后进行。

4.应用多塞平也宜权衡哪些问题?

(1)因人而异,须全面考虑患者症状、年龄、躯体状况、药物耐受性、有无合并症,予以个体化合理用药。(2)从小剂量开始,逐增剂量,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当小剂量疗效不佳时,可根据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渐增足量(有效剂量上限)。(3)多塞平易出现良反应,如对自主神经、中枢神经、心血管系统有不良反应。常见抗胆碱能效应(口干、出汗、便秘、尿潴留、排尿困难、视物模糊、眼内压升高、心动过速)。(4)尽可能单一用药。(5)如感觉到皮疹加剧;或喉头黏膜水肿、胸闷、呼吸困难或窒息时,或应用抗过敏药物3d后仍不医院诊治。

常见病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高血压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冠心病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心律失常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6——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7——调脂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8——治疗咳嗽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9——治疗哮喘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0——治疗感冒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1——治疗过敏性鼻炎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2——治疗结核病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3——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4——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5——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6——治疗腹泻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7——治疗便秘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8——治疗幽门螺菌感染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9——治疗急性胰腺炎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0——抗排异药临床合理应用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1——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3——治疗痛风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4——造影剂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5——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6——运动系统慢性损伤临床合理应用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7——治疗关节痛和关节炎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8——治疗偏头痛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9——治疗癫痫病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0——癌症镇痛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1——肠外肠内营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3——1型糖尿病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4——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5——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合理应用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6——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7——尿崩症临床合理用药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8——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9——多发性硬化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1——重症肌无力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2——脑出血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3——足月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4——小儿便秘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5——小儿发热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6——儿童感冒和流感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7——佝偻病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8——小儿咳嗽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9——阴茎勃起功能障碍(阳痿)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0——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1——前列腺炎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2——轻中度烧烫伤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3——痔疮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4——疖肿临床合理用药

明明白白使用OTC讲座系列:

耳疮

牙痛

风热喉痹(急性咽炎)

鼻鼽

虚火喉痹(慢性咽炎)

阴痒

湿疹(中药篇)

痤疮(中药篇)

月经不调

痛经

头痛

失眠

黄疸

胁痛

腹痛

泄泻

呕吐

胃痛

便秘

发热

咳嗽

感冒

慢性肝炎辅助治疗

晕动病

滴虫阴道炎

痤疮

疖痈

湿疹

跌打损伤

关节痛

牙龈炎

牙痛

咽炎

外耳炎

结膜炎

叶酸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6缺乏症

过敏性皮肤病

便秘

腹胀

恶心呕吐

贫血

咯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jxinjian.com/xzcr/7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