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门氏中医经验,“山西门氏杂病流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之一。本学派以山西省已故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门纯德先生(~)学术经验为渊源,历经四代人近70余年的临床实践,形成的一支具有鲜明学术特色的中医学术流派。一、桂枝芍药知母汤治银屑病张某,男,29岁。首诊:年11月30日。主诉:银屑病两年。脉证:患者两年前因银屑病就诊于门九章教授处,时全身多发,面部、颈部、腹部、下肢多发红斑,境界清楚,形状大小不一,大则直径数十厘米,小者如黄豆样大小,多处可见连接成片,有鳞屑,患者发痒,排除遗传及感染因素,服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等药物后患者渐愈。今年冬季复发,半月前曾下肢患处流脓,现已愈合。现畏寒,面额部、上肢外侧腹部可见红色斑块,皮疹处干燥,有鳞屑,精神可,大便可,舌黯紫苔白厚,脉细。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处方:蜜麻黄5g、桂枝6g、生白芍6g、知母6g、制附子6g、防风9g、炒白术9g、炙甘草6g、怀牛膝9g、蝉蜕9g、生姜3片。14剂,2日1剂,晚饭前服。二诊:年12月28日。脉证:药后病情好转,前额处已无皮疹,上肢等处皮疹已明显减退,仍有畏寒,其余可。舌红,苔白滑,脉沉细,尺脉尤沉。方药:①《金匮》肾气丸(同仁堂水丸),②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处方:蜜麻黄6g、桂枝6g、生白芍9g、知母6g、制附子6g、防风9g、炒白术9g、炙甘草6g、怀牛膝9g、蝉蜕9g、生姜3片。14剂,2日1剂,晚饭前服。三诊:年3月29日。脉证:面部皮疹已愈,头面微汗,手汗多。纳可,上肢患处皮肤角质变软,服《金匮》肾气丸后遗精。舌暗紫,苔白厚,脉微数。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处方:蜜麻黄5g、桂枝6g、生白芍12g、知母6g、制附子6g、防风9g、炒白术9g、炙甘草6g、怀牛膝9g、蝉蜕6g、生姜3片。14剂,2日1剂,晚饭前服。《金匮要略》:“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用桂枝芍药知母汤以治疗中风历节病。门九章教授师古而不泥古,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怀牛膝、蝉蜕,用以治疗银屑病,并取得满意疗效。桂枝芍药知母汤以桂枝汤为基底,桂枝、白芍调和营卫,桂枝、麻黄以发汗,知母可抑制发汗能力,且麻黄用蜜麻黄,微微发汗。汗法可以作为治疗银屑病一法度。蝉蜕、防风可增强透邪能力,使祛邪而不伤正。两年前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因银屑病青年人多发,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易于复发,冬季多易复发,因饮食、生活、季节等因素,有的患者可能终身不愈,需要长期注意调摄,患者胃寒症状一直存在,使用附子、麻黄等温热药物治疗银屑病后有效,体现了门氏用药兴阳温运的特点。“兴阳温运通脉法”为门纯德先生首创,其擅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过了大量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经验,创立此法,而门氏兴阳温运最重要的是经方为用,此为立足点,此患者整体表现为阳虚症状,功能不足,“天运则以日光明”,兴阳温运,以阳为先,祛除阴霾,沿用古方桂枝芍药知母汤立见其效。(门九章临证实录,宁飞整理)二、桂枝芍药知母汤治慢性荨麻疹毕某,男,62岁,盂县秀水镇南关村人。首诊:年4月20日。脉证:患者周身泛发大小不等粉白色风团,迁延日久,大约两年余,遇冷加重,剧痒,越抓越多,痛苦万分,焦躁,严重影响工作和睡眠;口不渴,舌体淡胖,苔白,脉浮紧。曾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如赛庚啶、西替利嗪以及糖皮质激素、维生素类药物效不佳。余读门纯德老师《中医临证要录》桂枝芍药知母汤应用体会时,老师讲对久治不愈荨麻疹,多以寒湿内生,风邪骚扰,蕴积肌肤,营卫不和为病机。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蝉蜕用之即效。受之启发,细思其正符合此理。处方:桂枝12g、生白芍9g、知母12g、防风12g、炮附子(先煎)6g、生麻黄5g、白术15g、炙甘草6g、生姜15g、蝉蜕10g。3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年4月25日。脉证:皮疹减少,抓痒减轻,患者喜出望外,增加了治疗信心。处方:在首诊方中加生龙骨(先煎)15g、磁石(先煎)30g。3剂,每日1剂,水煎服。三诊:年4月29日。两年余的慢性荨麻疹已愈。予:逍遥丸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玉屏风散每次1袋,每日3次口服,调理1周至今未复发。慢性荨麻疹是指反复发作达6周以上者,治疗非常棘手。首诊时用门纯德老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蝉蜕治疗荨麻疹的经验予以治疗,服药3剂收效明显,二诊时效不更方又加生龙骨、磁石两药,主要考虑患者病程长,病情反复,缠绵难愈,往往伴焦虑、烦躁情绪,故可从肝论治,加龙骨、磁石意在重镇安神,止痒,减轻患者瘙痒不适,同时改善睡眠,缓解焦虑情绪,也可缩短病程,增加疗效。三诊时病已愈,用逍遥丸调理肝脾,用玉屏风散顾护表气,防御外邪。文源:本文摘自《门氏中国经方传承实录》猜你也喜欢:
是谁给了地方政府强打疫苗的权力?
明白这一点,再也不怕新冠肺炎!
对中医的无知,让瘟疫害死了多少人!
搞医改为什么不能恢复毛泽东时期的赤脚医生制度!
学点中医,有时可以救命!
中医人一定要懂得这个中药药理才能够准确用药
“国难思良医”,此时应向全国招贤,能者上!
是商业操作,还是哗众取宠?最后都是中医背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