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盛典:第八届国际灸法大会将在青岛召开
来源:本文摘自《灸绳》,青岛出版社出版,作者/周楣声
盗汗
根据已经得到验证的“心主汗”中医的传统理论,把汗症列在心病范畴。
例1:叶×荣,男,成年。肺结核病患者,长期下午潮热,近一周来出现盗汗,每夜浸湿衣被。熏灸右阴郄,感传达右胸后即横向左胸扩布,先抵左乳上方,渐次向下进入心前区,有盘旋感,最后热感约有手掌大小,正与心脏相当。阴郄与心区之间的感传线是若隐若现,当艾火旺盛时,心区之热感也增加,火弱则心区之热感也减弱,约15分钟,感应完毕。灸前体温37.7℃,灸后全退。当夜盗汗涓滴未见。一周后随防,盗汗既未发生,低热也得以控制。
例2:汪×全,男,成年,无结核病体征,每夜盗汗已半月。左右阴郄同时熏灸,左侧灸感沿手少阴经直达心区,右侧于抵腋下后即横达左胸,左右汇合,集中于心区,当夜汗减大半,未全止,隔一日未灸,汗又再出。又继灸五天,盗汗被控制。
阴郄对盗汗者能止,而对无汗者也能发,可以在同一患者身上、不同阶段与时间内分别出现。
例3:庞×信,女,50岁。风湿性关节炎首先出现在两侧腕关节,继而双侧膝关节也受累,迁延四个多月,近一月来症状加剧,双手食中及无名三指也受累,全身轻度浮肿,双手足特别浮肿显著,不能握物及行步,不分日夜,交睫即汗出如洗,气促神疲。第一次熏灸左阴郄,感传按常规入心,自灸后盗汗全止。又续灸二次,至第四次仍灸左阴郄,灸感仍按常规出现,但与前三次不同之处是当心前区反应到达高峰后,不是逐渐缩小,而是自心前区向四周扩展,先至上腹,继至背腰,最后达于四肢头面,全身汗出如洗,内衣及鞋袜湿润,汗止热减后停灸。次日全身浮肿明显消退,可以行步,又续灸三次,汗出逐渐减少,症状进一步改善而停灸。
盗汗如与其他病症同存,则灸感大多是先对受病较重处发生作用。而向后再转向受病较轻处。这已成为习见的常规。
例4:袁×达,男,成年,无结核病史及体征,盗汗七、八夜,日来又发生荨麻疹,以背部及大腿内侧为显著,全身亦多处散发,已服过抗过敏药一天,未效。吹灸左阴郄,灸感约有一指粗细,沿手厥阴经上传至腋,首先未进入心前区,而是向背部及肩胛周围扩展,形成掌大之热气团,滚滚流动,从项上头,全身温暖如浴,最后集中于心前区而消失。夜间汗未出,荨麻疹亦消失。第二日未灸,又有微汗,仍灸左阴郄,灸感进入心前区未向他处扩布,盗汗被控制。
灸治阴郄,感传虽已明显地进入心脏,但盗汗也可未能控制。曾见对阴郄取穴稍偏,可以发出需要的信号,这对孔穴的客观存在,也能作出一定程度的说明。
例5:朱×德,男,成年。痨热盗汗,已近两月。熏灸左阴郄,着火后不久,患者要求将灸具略向前移动一点,问其所以,答称“在灸处稍前一点,正在发痒,好像是需要热气,而有热气的地方反而不太适意。”再检视灸处,发现灸具是靠近通里的位置,乃稍向前移动,患者连称舒适,灸感也即很快地沿手少阴经上传入心,感应停止后停灸。灸前体温37.6℃,灸后上升至38.2℃,夜间盗汗亦未止,未再灸。
盗汗吹灸指尖,也能使灸感进入心脏而发挥疗效。
例6:周×国,男,成年。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经常盗汗。在盗汗发作时间,吹灸左小指尖,灸感经小指腹,进入手少阴经上行入胸,与阴郄并无二致。当夜汗止,两个多月尚未复发。
例7:吴×杰,男,成年。形体壮健,但每夜盗汗已月余。同时吹灸左小指尖与左拇指尖(两指并拢吹之,灸感同时发生,同时前进,感传途径基本与手太阳少阴相符。于行抵腋下后即两支汇合,进入心脏,发生一次感应过程,当夜汗止,未再发。
盗汗取用阴郄而不效时,可以选取背部反应穴施灸。效果同样良好。
例8;朱×宏,男,40岁。肺结核病患者,盗汗多日。第一次分别吹灸左阴郄与左小指尖,灸感久不上传。检视胸椎两侧,左右膈俞压痛(++),即双侧同时熏灸,灸感迅即成片汇入左胸,发生一次感应过程,夜间盗汗减少,但未全止,又在原处续灸二次,盗汗被控制。
阴郄与三阴交或上下肢其他经穴以上下同灸或同时针,常可使感传互相吸引而衔接。如感传不能至于病处,则效果不佳或无效。
例9:顾×英,女,成年。盗汗一周,无结核病史。熏灸左阴郄,感应仅能传至右胸,未能横达左胸进入心脏,当夜汗略减。又续灸右阴郄三次,均未进入左胸,上半身可以不出汗,腰以下及两股仍然汗出如洗。加灸右三阴交,灸感上传至下腹时,右阴郄之灸感亦白右胸下行,上下相接,在右半身上至手指,下至足趾,上下循环三次。最后下肢之感应先消失,上肢感应后消失。始终未至左胸进入心脏。当时认为效果一定很良好,谁知夜间反而大汗淋漓,比之以往更为严重。又改灸左阴郄,感传亦入心,汗亦未止,乃放弃灸治,改用药物。
盗汗除以阴郄为有效外,采用其他经穴也能使灸感进入心脏而发挥治疗作用,但在同一病例,分别取用他穴作对照时,则用作比较之经穴,其感应显较阴郄为迟缓。
例10:俞×泽,男,成年。无结核病史及体征,盗汗半月余,熏灸左阴郄,按常规发生一次感应过程。随即又熏灸右内关,用作比较。灸感沿手厥阴经入胸横入左心,与阴郄所见相同,但速度与强度则大为减弱。当夜汗止大半,第二日又再灸左阴郄一次。汗全止。
盗汗灸治阴郄,灸感不能发生,或虽已发生但不能收效时,可改灸用针,而收到满意的效果。
例ll:尹×,男,成年。体质壮健,但盗汗半月,每夜两次汗出,浸透衣被。熏灸左阴郄,30分钟后无感应发生,再灸右阴郄仍无感应,乃停灸。即在左右阴郄处各进一针,针感并不强烈,亦未捻针催气,待至十分钟后,突感左胸苦闷,心跳,心前区作胀,全身汗出津津,未出针,嘱其暂行坚持,严密观察。约三分钟反应消失,出针。第二天复诊云盗汗已完全经止,以后迄未复发。
例12:张×富,男,成年。病后体弱,盗汗半月,针合谷,复溜(均双),针感强烈,全身酸胀,汗出津津,未用手法配合。一次而止。未再发。
心肌炎
当灸感行进迟缓时,随着灸治次数增加,亦可逐步至于病处。感传作用并非每例均可一次完成。
龚×文,女,42岁,风湿性关节痛十余年,近半年来心肌炎体征具备,长期低热不退,药物治疗少效,求试于灸,熏灸左右劳宫,4次后感传始逐步抵达心前区,有盘旋感,灸前心率次/分,体温37.8℃,至感传消失后,心率当即减少15次/分,体温下降0.4℃,在6~7小时后各种不适感又随之而起。以后每日两次,感传逐次增快,6天后低热已退,心率减至80次/分,嘱其自灸而中止。
手工艾条丨艾灸教材丨艾灸培训丨艾田领养
灸感感传的一般规律:很多人不知道的感传与灸效的关系
腋臭、冻疮、静脉曲张、扭挫伤、灰指甲等这些病,主灸患处,效果很好!
直接灸百会对癫痫的疗效确切,艾灸这些穴位能调理癫痫!另附案列说明
外感(感冒发热)常用风门、阳陵泉来治疗,着眼于五脏六腑,整体调节!
麦粒灸作用于身体之特殊敏感点及相应部位,功用广泛,方法灵活!
压痛穴在临床上的应用,对压痛穴特别重视,称之为“病体最觉酸痛处”!
连续3次孕4月即滑胎,艾灸这3个穴后保住胎了,艾灸真神奇!
前列腺病常规灸法灸治,灸至症状消失后,宜再多灸些时间!
点此免费发布艾灸招聘求职、供求信息↙点阅读原文了解我们丨喜欢本文,请点亮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