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老百姓常称它为“范疙瘩”、“风疙瘩”,正如风的特性一样,骤起骤消,发无定处,同时瘙痒难忍,着实困扰着不少人。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皮损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血管性水肿,伴瘙痒,有时伴有腹痛、腹泻和气促等症状。此病的特点是皮疹突然出现,单个皮疹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多在数小时内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此起彼伏,消退后可再发。
在临床上,荨麻疹被分为两类: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病程在6周以内,通常与过敏有关,例如吃了什么东西或者接触了什么东西过敏后出现荨麻疹了,此类荨麻疹通常是一过性的。
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占荨麻疹患者的2/3,慢性荨麻疹病程在6周以上,由于皮疹反复发作,瘙痒难忍,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们现在就慢性荨麻疹患者关心的一些问题做以下解答:
1慢性荨麻疹是过敏引起的吗?研究发现有大概10%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与过敏有关,其余的大部分患者与过敏没有关系,临床上发现有一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抗过敏治疗不佳,这部分患者可能是由于自身免疫力紊乱引起的。
2慢性荨麻疹是不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上面我们提到了大多数慢性荨麻疹的原因是自身免疫力紊乱,甚至是免疫力过强了。很多患者以为荨麻疹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总想吃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或者补品,这样不仅不会治愈疾病,还会进一步加重免疫力紊乱,加重荨麻疹,所以不要盲目进补,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3吃药就好、停药就犯,是药物依赖吗,需要一直吃药吗?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药物依赖,而是疾病所致,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吃一段时间药物才能控制。慢性荨麻疹患者通常会吃抗过敏药,即抗组胺药,一般吃上药以后半小时到一小时起效。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严重程度、皮疹持续的时间,是否合并血管性水肿,来决定用药的种类、时间长短、剂量等等。一般建议服药4-12周,根据情况逐渐减量。
4长时间吃抗组胺药物,有副作用吗?目前常用的是第二代抗组胺药,其治疗剂量通常是1片/天,它的安全性较好。部分患者吃完抗组胺药会犯困,对于这一点,因人而异,当前市面上的抗组胺药品牌很多,选择一种吃了不困又可以控制病情的就可以了。
5慢性荨麻疹能除根吗?追求除根治疗是非常困难的。很多患者会问“大夫,慢性荨麻疹能除根吗?”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希望治疗后再也不复发,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治愈”。我们知道,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复杂而模糊,有很多因素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多数情况下很难找到明确的病因或诱因,这样也就缺乏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显然就不能“除根”。事实上,如果一个慢性荨麻疹患者十分肯定其发病的原因,常常不是荨麻疹。因此,至少目前缺乏明确有效地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因此追求“除根”治疗是很难的。
6做过敏原检测对寻找病因有帮助么?医院开展过敏原检测等检查,这些检查结果为排除过敏因素有一定的意义,研究发现检查出的阳性结果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这些阳性结果与发病的关系是否密切,其实,绝大多数是没有关联性的,所以很难用过敏原来解释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原因。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