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就是俗称的“风湿疙瘩”,有急性和慢性之分,风团时多时少,瘙痒难忍,反复发生,此起彼伏,消退不留痕迹。发病持续6周一般称为慢性荨麻疹,发作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有的有时间性,如晨起或临睡前加重,有的则无一定规律。
基于目前养生观念及治疗中偏于寒凉的弊病,将自己的一些体会分享给病友,希望对疾病恢复有所帮助。
1.疾病的治疗,常说:三分治,七分养。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是帮助你的机体恢复平衡状态,中医讲阴阳平衡,西医讲免疫平衡。所以改变日常生活作息习惯至关重要。
2.慢性荨麻疹常见的类型是晨起和睡前发作,男性病人常见的是有长期胃肠疾病病史,女性病人多数是月经量少,延期,四肢冰冷等见症者,总之多数是畏寒怕冷的阳虚体质。中医认为,白天属于阳,夜晚属于阴,所以白天有天阳相助,所以会暂时不发病。
3.病人不忌嘴,医生跑断腿。慢性荨麻疹病人尤其要忌食凉水,生冷水果等。现在的电视养生节目,照搬西方的多,一张口就是“多喝水,多吃水果”。西方人肉食动物,摄入高热量食物多,运动多。所以他们一年四季“可乐加冰”才能平衡掉多余的热量,这与东方人农耕民族形成的体质,饮食习惯有很大不同,水果多数是寒性的,即使加热后仍然改变不了寒凉属性,所以要忌食。有些病人一上班就开始喝水,一天都在喝水,上厕所中度过了。形成了不渴也喝水的习惯。无形中加重了身体的负担。甚至有些人喝水已经到了每天早起颜面浮肿的程度。荨麻疹本身就是一种皮肤的水肿反应,老百姓俗称“风湿疙瘩”足见其体内寒湿之盛,所以我的饮水原则是“不渴不喝,渴了少喝,喝则热水。”
4、阳虚体质,首先要注意避免受寒,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如冷饮、生冷瓜果等,按时休息。其次要做一些轻微的活动,所谓“动则生阳”。还可以配合中医药治疗,中药熏蒸、艾灸肚脐15分钟、养生茶、中药穴位贴敷,生姜、艾叶熬水泡脚等。艾灸神阙,关元。足三里。中脘。浴足至后背微微出汗。荨麻疹发作时,可以用生姜切成片直接擦患处,而不要用炉甘石之类,此类药物常常加了冰片,薄荷虽然当时能止痒,但是收缩毛孔,不利于风湿外排。总之中医调理慢性荨麻疹的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通过“发汗利小便”将体内的风湿之邪排除体外而病愈。
李宏军医生简介
李宏军,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专业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年本科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专业。曾于年至年在湖医院皮肤科工作十年。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运用六经八纲,方证相对的经方理论治疗皮肤科疾病。
擅长疾病
面部再发性皮炎,急慢性荨麻疹、急慢性湿疹、特应性皮炎,痒疹等难治性瘙痒性皮肤病。以及扁平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痤疮,银屑病等。
坐诊信息
门诊三楼皮肤科,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坐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