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朋友来咨询,我孩子的皮肤有湿疹,医院老治不好,到底是医生的水平不行,为什么别的孩子用药很快就好了?还是我的孩子患了什么疑难杂症呢?
要说明白这些事情,先还得从湿疹的科普开始说起。
一、了解湿疹的特点和病因
1、湿疹的特点: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湿疹部位的皮肤损害(简称“皮损”)具有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2、湿疹的病因:湿疹是复杂的内外致病因素和诱发因素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其病因复杂,往往是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
1)机体内部因素: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
2)外部因素: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
3)外界刺激: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
4)基因因素:除了后天外内因素以外,遗传因素也是存在的。例如,据统计,如果父母一方曾患湿疹,则孩子患湿疹的比例达60%;如果父母双方都曾患湿疹,则孩子患病比例会达80%。
《自然遗传学》杂志曾刊登的一项研究报告提到多国研究人员调查了约1万名湿疹患者的基因数据,并与其他4万人的基因进行了对比,最终发现了3个与湿疹相关的基因。其中,代号为OVOL1和ACTL9的基因与皮肤自身功能有关,代号为IL4-KIF3A的基因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有关。
二、搞明白是“没治好还是治好后复发”
了解了湿疹的特点和病因,第二个问题就是要搞明白到底是没治好,还是治好后的复发。
按皮损表现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
(1)急性湿疹: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
(2)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
(3)慢性湿疹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有的家长看看皮损减轻,由于害怕药物有副作用,就提前停药,这时的病程实际上处于亚急性期,也就是根本还没有治好,如果再加重,就属于还没有治好,不是复发。这时候的治疗和对复发的治疗是有差别的。
所以再次告诫患者及家长,一定要遵照医嘱,用药不能半途而废,如医院复诊。
三、注意复诊及随防
湿疹易复发,应定期复诊。急性湿疹患者最好在治疗后1周、亚急性患者在治疗后1~2周、慢性患者在治疗后2~4周复诊一次。
四、预防很关键,因为湿疹“它无根,故无治”
湿疹是个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不清,以对症治疗为主,且治疗有个过程,没有所谓根治。
有句话很形象地概括了湿疹的治疗:“它无根,故无治”,所以从思想上一定不能放松,应该本着治疗和预防相结合的原则。在治疗的同时,还要从以下方面注意湿疹的预防:
1.避免自身可能的诱发因素。
2.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过度搔抓、清洗及接触可能敏感的物质如皮毛制剂等。少接触化学成分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涤精等。
3.避免可能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酒类。
4.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切忌乱用药。
细心的家长应该对照上面提到的病因,注意每次孩子发病时有何相关的诱发因素,从而有的放矢地减少或避免这些诱发因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