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中药在慢性荨麻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年8月~年7月本院接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70例,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和中药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DLQI评分为1.37±0.39分,比对照组1.98±0.51分低(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比对照组71.43%高(P<0.05);随访1年,研究组复发率为5.71%,比对照组的34.29%低(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中药治疗的效果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盐酸西替利嗪片;中药治疗;生活质量;慢性荨麻疹中图分类号:R.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08 ̄ ̄02
荨麻疹为皮肤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又称之为是风疹块或者风团,该疾病的病因复杂、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1]。内分泌紊乱、接触刺激性物质、细菌感染、虫咬、冷热过敏、接触变应原、药品以及遗传等都是荨麻疹的常见病因[2]。当荨麻疹病程超过6w且反复发作则可诊断为慢性荨麻疹,主要包括皮肤划痕症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冷热荨麻疹以及压力性荨麻疹等病理类型[3]。目前,临床上对慢性荨麻疹患者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但有文献报道,单纯西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不佳,且复发率高[4]。在本研究中,笔者探究了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中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年8月~年7月接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70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19~62(30.56±7.21)岁;病程0.4~5(2.01±0.46)年。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18~62(30.97±7.15)岁;病程0.3~5(1.96±0.51)年。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皮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并经临床检查确诊;(2)近1个月内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中药、抗组胺药、免疫抑制剂和钙剂等药物;(3)患者对此研究均知情,病历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既往无相关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5]:(1)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2)妊娠或哺乳期女性;(3)合并严重心脏疾病者;(4)伴有免疫功能缺陷者;(5)过敏体质者;(6)青光眼患者;(7)中途退出治疗者;(8)失访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治疗,口服,10mg/次,于晚餐时用少量温开水送服,1次/d,维持治疗2个月,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1)组方:川芎8g;大枣4枚;茯苓12g;生姜3g;炙甘草10g;炙麻黄6g;地黄12g;蛇床子10g;全蝎6g;白蒺藜10g;党参12g;白芍10g;当归10g。(2)加减方法:发热者加柴胡6g以及生石膏15g;风热型方中去掉生姜,减少麻黄用量,并加入牛蒡子、紫草、苍术、苦参以及黄苓各10g。风寒型方中加桂枝10g、苍耳子6g、炒杏仁10g以及荆芥10g。(3)用法用量:清水煎煮,滤去药渣留取汤汁约ml,于早晚两次分服,每日1剂,维持治疗2个月。
1.4临床观察指标
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相关标准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利用DLQI(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6]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含感受、日常生活、症状、娱乐等10个方面,采取4级评分法,0分提示无,1分提示少许,2分提示严重,3分提示非常严重。分值越低,提示生活质量越好。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统计复发者例数,比较两组的复发率。
1.5疗效判定标准[7]
基本痊愈:皮肤瘙痒等症状彻底消失,皮疹完全消退,随访半年疾病未复发;好转:皮肤瘙痒等症状明显缓解,皮疹消退的幅度为30%及以上,停药后伴随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皮肤瘙痒等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皮疹消退的幅度不足30%。总有效率=(基本痊愈+好转)/例数×%。1.6统计学处理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比对照组的71.4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DLQI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DLQ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DLQI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复发率比较
随访1年,研究组中复发2例,复发率为5.71%;对照组中复发12例,复发率为34.29%。研究组复发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P<0.05)。3讨论荨麻疹为局限性水肿反应,一般在2~24h消退,但易出现新的皮疹,给患者造成比较大的痛苦。荨麻疹的病因较为复杂,比较常见的有昆虫叮咬、吸入物、精神因素、遗传因素、药物、内科疾病、物理因素以及感染等[8]。目前,临床医师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多以药物为主,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改善血管壁通透性药物以及免疫抑制剂等,虽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停药后易复发。
西替利嗪为H1受体拮抗剂,一般采取口服方式给药,能够迅速地和靶细胞膜上的组胺H1受体结合,阻断组胺激活靶细胞,抑制变态反应早期的组胺传递过程,降低炎性细胞的游走活性,减少变态反应后期递质释放量。但临床实践表明,单纯利用西替利嗪对慢性荨麻疹进行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缓解患者皮肤瘙痒等症状,抑制病情进展,减少风团发作频率,但停药后易复发,将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并降低了患者的预后[9]。
在祖国医学中,荨麻疹被纳入“赤白游风”和“瘾疹”等范畴之中,通常由营卫失和、禀赋不耐以及风邪侵袭等因素所致。故应以调和营卫、益气固表以及疏风止痒等为治疗原则[10]。本研究中所用的中药方剂含有炙甘草、白蒺藜、大枣、党参、白芍、川芎、生姜、地黄、蛇床子、当归和茯苓等中草药,地黄具有清热凉血以及养阴之功效,甘草具有调和诸药以及清热解毒之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活血和营之功效,党参和当归均具有益气补血之功效,川芎具有祛风止痛、解郁辛散以及活血祛瘀之功效,蛇床子具有燥湿祛风之功效,生姜具有解表散寒之功效。诸药合理配伍,能够起到调和营卫、益气固表以及疏风止痒的作用。
本研究中,在常规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的基础之上,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中药进行佐治,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DLQI评分及随访1年内的复发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提示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中药疗法对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以及减少疾病复发风险具有显著的作用。
综上所述,慢性荨麻疹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中药治疗的效果满意,可促进患者皮肤瘙痒等症状缓解,且有助于降低停药后疾病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田,邓彦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33(33): ̄.
[2]李春鸟.中西医结合治疗46例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34):-.
[3]冒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36(20):61 ̄62.
[4]吴康君,张秋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6(10): ̄,.
[5]王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5(11):85 ̄86.
[6]田志兰,张良岐,侯俊荣,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4(3): ̄.
[7]高旭.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12(5): ̄.[8]崔关花,罗红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35(14):89.[9]霍艳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3(10): ̄.
[10]王丽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3(25):15 ̄16.收稿日期: ̄12 ̄17。
诚招广东省代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