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怎样治好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index_pre.html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多与过敏反应有关,大多数属于Ⅰ型(速发型)变态反应,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起病时往往在皮肤或粘膜上出现一团一团的“风疹块”,周围多伴有反应性红斑,并伴有明显的瘙痒感,通常表现为暂时性,但可反复发作。其发病原因多与接触过敏源有关,包括动物蛋白(鱼、肉、虾、蟹、牛奶、鸡蛋、毛发、尘螨),药物(阿司匹林、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根据发病频率及时间,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持续数日,在规范治疗下1~2周可痊愈,病程超过6周可发展为慢性荨麻疹,且会反复发作。
临床常用药有哪些?
临床上用于治疗Ⅰ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荨麻疹药物一般以抗组胺为主,对于病程严重或伴有胃肠道症状时,可酌情给予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疗程一般不超过2周。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由I型变态反应引起的儿童荨麻疹的抗组胺用药吧。
临床上的常用药有:
常见不良反应有哪些?
第一代抗组胺药:多为亲脂性且易通过血脑屏障,产生中枢抑制作用,称为镇静性抗组胺药。患者服用后常会出现嗜睡、困乏、注意力不集中等中枢神经类不良反应。某些药品如(异丙嗪、赛庚啶、苯海拉明)还有抗胆碱能作用,可引起口干、眼压升高导致视力模糊等症状。在临床上常作为急性荨麻疹发作的短期使用,并且不建议超剂量使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相对于第一代抗组胺药,第二代抗组胺药对H1受体选择性更强,且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抑制发生率低,又称为非镇静性或低镇静性抗组胺药,为临床上治疗荨麻疹的一线用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嗜睡居多。据《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认为,6个月以上的幼儿使用西替利嗪及氯雷他定是安全的。
临床治疗原则及方法
临床上治疗荨麻疹应首选二代抗组胺药,急性荨麻疹患者应常规剂量用药1~2周后随诊复查。慢性荨麻疹应常规剂量给药≥1个月,必要时可延长至3~6个月,或更长时间,直至症状控制后即可考虑减量给药,如每日给药1次改为隔天给药,逐渐增加间隔时间,直至停药。
日常饮食与护理
服药期间宜饮食清淡,避免辛辣食物,并且远离过敏源。而中医认为适当给儿童消食导滞顾护好脾胃,可增加自身的免疫力减少病痛的发生。另外服药期间不宜同服镇静催眠药及抗抑郁药,且禁止喝含酒精的饮料。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中华皮肤科杂志,,07:P—
[2]王华.抗组胺药在儿童的应用及安全性.儿科药学杂志,,15:P7—9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七版):—
作者
卢国勇
责编
彭晓青
首发
岭南药学
▼往期精彩回顾▼1.想要宝宝,这些药你绝对不能碰!
2.失眠数羊有用吗?失眠怎么办?
3.服用阿司匹林,应该注意什么?
4.胃粘膜受损如何修复——对症下药很重要!
5.如何识别和处理家里的无效及过期药物
药知一二
专业有趣药学科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