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爆发荨麻疹,是五月出差归来,睡到半夜惊醒,全身痒,抓挠过后就是大片的疙瘩,医院皮肤科的号,又在惊恐中睡着。天亮第一时间咨询了医生朋友,她说不要惊慌只是荨麻疹,去门诊开药即可。
?
实际上,起床之后也没那么严重了。坚持到中午去公司附近的门诊,我绘声绘色的给医生讲解:那段时间的身心疲惫,晚饭吃了啥,睡觉时候发病的严重性!露出的皮肤已经不再冒疙瘩,我就尽可能寻找大腿处、胳膊上、胸前展示给医生看。医生被我逗乐了,他说:没事,不是大问题,我给你开点药,不出疹子就不用吃了。
?
然后,我就成了一个慢性荨麻疹病人。它总是猝不及防的出现,有时候是晚饭后,有时候是起床时。我从一开始的惊慌失措,到心平气和的坦然面对。有时它还没来,我就盯着腿和胳膊,暗暗和自己打赌,半小时它肯定会冒疙瘩出来,如果不冒就喝点酒,如果冒了就明天买奶茶。像极了初恋的女孩,知道心上人可能会来,又不知具体啥时候来。竟然有了一种征服病魔的快感,心态摆平了,疙瘩也没那么痒了,只是它还是时不时的复发一下。
?
既然无法根除,那就和平共处吧!也挺有意思的。
?
每个周六小姐姐都去画画,起床过后的弟弟第一时间去姐姐屋寻找iPad,大多时间是找不到的。他就用我的手机给画室老师发语言,请求老师帮忙问一下姐姐iPad在那,姐姐嘻嘻笑着说就是她藏起来了,她是不打算说出来的。弟弟懊恼自己能力有限,那么小的屋他竟然找不到iPad,也就作罢了。其实我内心是觉得小姐姐这件事做得很不厚道,自己不玩,还不让弟弟玩。可弟弟不觉得姐姐有问题,咱也不敢提醒,只要弟弟觉得是正常的,那就没有瑕疵。
?
和北京的闺蜜聊到他们的生活近况,半开玩笑的劝还没买房的美美回老家发展。我说你在老家有车有房可以过很悠哉舒服的生活啊,何必寻愁觅恨的扎堆飘在北京呢!
?
年刚参加工作的我被发配到贵州项目,在大山里修路修桥,在那个路边的封闭项目部里,我第一次深刻思考了人生,得出结论:我必须过车水马龙的大城市生活,哭,我也要站在北京的桥上哭。于是,毅然辞去国企的工作,回北京找私企上班。很快先生也辞了合肥的工作去了北京,我们过了十年清贫又快乐的生活。当时觉得能在北京工作,上下班挤再久的车,周末不论去哪出行都是一个小时起步的路程,也依然觉得自己在祖国的心脏,为这个超级大城市做着卑微的贡献,这是一件骄傲又伟大的行为。
?
年下定决心回合肥定居,帮女儿办理转学,转合肥户口,做着离开北京和定居合肥的一切准备。年的夏天,整个炎热的季节都挤在弟弟的两居室里,一共十口人,四个孩子,就那么琐碎的被弟妹伺候了几个月。带着刚满一岁的儿子出去遛弯,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年轻人不上班,大白天穿着睡衣在小区里街道上晃荡,就很奇怪为啥不上班呢?!这里的小区幼儿园一学期三四千,是北京一个月的托费,当时房子均价不到一万,是北京八环外的价格。合肥本地的拆二代完全可以不上班的。我也心安理得的在家带了两年孩子,偶尔接点项目,懒散又舒服。
?
我来合肥这几年,地铁开通了三条线,高架修到了我们小区的门口,房价也翻了一倍,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口号也确实落实到了很多实处。去年习大大还来合肥考察,就住在我们写字楼的隔壁。当然了,不能说我来了合肥,它就高效快速发展起来了,更不能说是我的能量啊啊,只是说我见证了也参与了这座城市的崛起。
?
这是一座宜居的城市。在我浅薄的认知里,没有之一。
六月开始频繁出差,江苏的项目陆续进入结算季。我那个十多年,可能和女儿同岁的电脑,超级不给力,还是xp的系统,多开几个excel窗口就死机,我站起来升个懒腰,它也罢工。纠结了一下,和女儿开了个视频电话会议,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买,电,脑!!!
?
新电脑轻巧又运行快速,简直就是现代速度,感动到哭。我用我的新电脑写下这一篇长文,这是对它最基本的尊重。
?
我和我的荨麻疹以及新电脑,在宜居的这座城市,过着有惆怅烦恼也有喜悦的生活,我记录着分享着,不够完美却真实。
?
谢谢大家看到文尾,烦请点赞点在看,能转发就更好了!
源姐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