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大讲堂内调加外治中医双管齐下

春天来了

天气转暖,百花盛开!

但在这么美好的季节

皮肤病却容易找上门

比如过敏性皮炎

荨麻疹痤疮...

都会不请自来

好心情都被它们破坏了

中医有办法对付它们吗?

本期专家

秦宗碧

过敏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多以发生在暴露部位如颜面、颈项、四肢等的红斑、丘疹为主,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部分人群可伴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如鼻痒、鼻塞、喷嚏、流鼻涕或眼干、结膜充血瘙痒等。

中医如何认识和治疗

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皮炎为西医病名,中医学中这一类病症有“湿疮”、“血风疮”等。

「发病原因」:

?六淫外邪客于肤表,特别是风、湿、热。

一般而论,风淫偏盛,多为皮损泛发,痒感明显;湿淫居多,病位多在下部,缠绵难愈;热淫炽盛,常为皮肤红肿,常致毒染。

?心脾肾三脏失调。

?辛辣厚味,造成阴液亏损,或湿热蕴结。

「治疗方式」:

根据病人皮损症状、舌脉及二便等辨证治疗,常有清热利湿解毒、清热凉血、健脾除湿、滋阴除湿、滋阴润肤等治则。

荨麻疹的发病原因

及证型

荨麻疹中医称之为瘾疹,按病程有急性、慢性之分,通常病程在6周以上者属于慢性。

「主要发病原因」:

?素体禀赋不耐,外加六淫之邪的侵袭;

?饮食不节、肠胃湿热;

?平素体弱、气血不足,卫外不固所致。

「证型」:

?风热证

风团色红,皮损有灼热感,瘙痒剧烈,遇热加重,遇冷缓解。伴有热像,发热恶风、口渴、咽干、舌红苔黄等。

?风寒证

风团色淡红,遇冷加剧、遇热缓解。伴有寒像,恶风畏寒、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

?肠胃湿热证

风团出现与饮食不节有关,可伴腹痛、腹泻或呕吐,大便稀烂不畅或便秘等,舌红苔黄腻。

?毒热炽盛证

发病突然,风团色鲜红,呈大片状,可遍及全身。可伴壮热、面红目赤、心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或黄干。

?气血亏虚证

风团色淡红,或与肤色相同,反复发作,数月甚至数年。可伴神疲乏力、心慌,失眠等。

中医如何治疗荨麻疹?

「消除症状」:

可以根据证型辨证采用中药汤剂内服治疗,瘙痒明显者可配合白鲜皮、蛇床子、荆芥等中药煎水外洗以祛风止痒。此外有针灸、耳穴压豆疗法。

「激活自身免疫力」:

除发病时采取中药及针灸治疗外,可在皮损恢复稳定后用中药汤剂口服健脾益气、扶正固表。

此外合谷、足三里、血海等穴位亦可作为平时保健穴位点压,有调理气血及扶脾胃的作用。

痤疮为何总是不请自来?

初春时节,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体内雄性激素分泌旺盛,受到阻塞后容易诱发痤疮。

此外中医认为痤疮与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肺胃湿热熏蒸于面部而致。春节期间,人们容易进食含油脂丰富的动物脂肪、花生及各种糖类或含糖糕点,这些会改变皮肤表面脂类的成分或增加皮脂溢出,从而导致痤疮加重。

中医如何治疗痤疮?

「规范治疗」:

中医治疗以中药汤剂内服及针灸治疗、中药面膜调敷等,同样根据病人皮损、体征等辨证治疗,特别是部分女性病人,其痤疮发病与生理周期有明显关系,在其生理周期前5-7天会采用疏肝理气调经祛痘的方法来缓解痤疮。

「健康教育」:

限制高糖和油腻食物及奶制品尤其是脱脂牛奶的摄入,适当控制体重、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及过度日晒。

「科学护肤」:

痤疮可伴皮脂溢出,可适当用控油保湿清洁剂洁面,但不能过度洗涤,忌挤压和搔抓。清洁后根据皮肤类型选择相应护肤品,油性可用控油保湿类,混合性皮肤T区可控油保湿、两颊选择舒敏保湿。

「定期随访」:

痤疮呈慢性过程,治疗中定期随访,根据治疗情况及皮肤状态及时调整治疗及护肤方案。

完整视频,请戳下方!

《科普大讲堂》

-生活从健康开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jxinjian.com/xzzl/10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