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某某,男,19岁,在校大学生。
初诊(年1月31日)
主诉:服头孢颗粒后全身瘙痒、出风团样皮疹一年余。
现病史:年10月因患痤疮服头孢颗粒后全身瘙痒、出风团样皮疹,风团时隐时现,以下午及夜间频发,脱衣裤入睡或如厕,凡皮肤外露瞬间即成片出风团皮损,风团色红,瘙痒难忍。畏风,口渴喜饮,大便干结、3至5日一解。
既往史:起疹初期患者在西安某院皮肤科诊断为急性荨麻疹,服西药及中成药治疗三个月,服药期间皮损消失,一旦停药,风团皮损即刻复出,病情反复发作,令患者痛苦不堪。
检查: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头皮、全身出风团,色红呈丘棒状,皮肤划痕试验阳性。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洪大。
诊断:肺胃郁热、卫表不固。
证属:宣肺清热、益气固表。
处方:汤药6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复诊(年2月):面色潮红明显减轻,风团出现次数减少,瘙痒明显减轻、大便畅通。
处置:在上方基础上加减,连续服35剂已不出风团。仍有畏风体征。嘱服玉屏风散,5克一日二次益气固表,连服一月。
回访:半年后电话回访未复发。
案评:特禀体质,感受邪毒,侵袭肺卫,郁久化热,热毒炽盛,耗气伤阴,卫表不固,营卫不和,所谓“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善行而数变”。方药用黄芪、炒白术、防风益气固表以扶正;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疏风清热,清气分之实热,当归、生地、赤芍、丹皮凉血活血,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苦参除湿止痒;综观全方指导思想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病人康复。
中医陈宗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