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春节假期刚过我曾经推送过一篇关于荨麻疹的科普文章,最近天气闷热,门诊和网上咨询中又遇到了很多出现了荨麻疹发作的宝宝。
所以本期我再给各位宝妈强调总结一下关于荨麻疹的一些重点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回顾一下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或风疙瘩。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过敏性疾病。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图1)通常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消退,同一皮疹最长不超过24小时消退,但此起彼伏、反复发生新的皮疹。
(图1)
部分患者可累及消化道粘膜,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累及呼吸道粘膜,伴有胸闷、喘憋、呼吸短促,严重患者还可有头痛、头胀、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全身症状,甚至因喉头水肿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病程可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患病率为15-20%。
疾病于短期内痊愈者,称为
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
荨麻疹的病因多种多样,非常复杂,多数急性荨麻疹可找到病因,但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很难明确,约有3/4的患者找不到确切原因,可将病因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外源性因素多为暂时性,常见有食物、食品添加剂、物理刺激、植入物、日光、昆虫叮咬及运动等;
内源性因素多为持续性,常见有感染、系统性疾病、吸入物、肥大细胞对IgE高度敏感性、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内分泌改变及遗传因素等。
对于儿童患者,感染和食物过敏是常见的病因。此类患儿多表现为急性重症荨麻疹。患儿起病急,皮损面积广泛,可伴有手足、关节、眼睑甚至整个面部水肿,部分患儿可有喘憋、胸闷及腹痛等症状。
所以临床上接诊此类患儿时,医生往往会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过敏因素;对考虑有感染因素者,还需进行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查,以进行有效的对因治疗。
对于慢性患者如病情严重、病程较长或对常规剂量的抗组胺药治疗反应较差时,可考虑进行以下检查,如大便查虫卵、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幽门螺杆菌相关检查、补体和各种自身抗体,对于怀疑存在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原患儿,可行过敏原IgE检查(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不建议行过于昂贵的检查。)
荨麻疹的基本治疗原则:
是发现和清除潜在的病因和诱发因素,缓解症状。
对于急性荨麻疹,积极明确并去除病因,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扑尔敏等,服药困难的学龄前儿童可以选择儿童专用的滴剂、糖浆或颗粒剂型;对于重症或伴有喉头水肿的荨麻疹,必要时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素进行急救。
对于慢性荨麻疹,用药治疗同时,还需进行患者教育,使家长和患儿对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详细了解,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以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患儿家长来说,除了带宝宝及时就医,由医生制定治疗方案之外,还需要注意一些生活细节,比如:
1)记录饮食日记,帮助明确过敏原
2)发病期间给宝宝清淡饮食,避免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以免加重宝贝代谢负担
3)避免热刺激,给宝宝选择纯棉质地的宽松衣服
4)洗澡水温37℃左右,避免搓澡
5)浴后及时全身涂抹润肤霜修复皮肤屏障
6)暂停疫苗接种
7)皮疹较多时注意宝宝有无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
等等......
另外请注意一点,荨麻疹时起时消,所以医生处方的抗组胺药需要足量足疗程服用,不要皮疹一退就自行随意停药,一般急性荨麻疹需要服药到至少三天没有新发皮疹出现,慢性荨麻疹需要遵医嘱调整服药剂量,定期复诊,有时用药疗程可能长达数月。
夏季荨麻疹频发,都是不重视惹的祸
随手转发,让更多的妈妈了解它~
为什么宝宝容易长痱子
间擦疹、汗疱疹、舌舔皮炎....这些都是幼儿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
褚岩
医学硕士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对儿童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经验丰富,擅长儿童血管性及色素性皮肤病的激光治疗和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