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宝宝得了荨麻疹怎么办

每年的春节假期,皮肤科门诊都会迎来很多荨麻疹的病人。那些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小宝宝,随着出游机会的增多、加上节日期间生活和饮食不够规律,也成为了备受荨麻疹青睐的高发人群。

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或风疙瘩。

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消退,同一皮疹很少超过24小时不消退,但此起彼伏、反复发生新的皮疹(见图1)。

(图1)

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可累及消化道粘膜,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累及呼吸道粘膜,出现胸闷、喘憋、呼吸短促;

严重患者还可有头痛、头胀、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全身症状,甚至因喉头水肿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病程可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患病率为15-20%。

疾病于短期内痊愈者,称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只有不到5%的病人会发展为慢性荨麻疹)所以宝宝偶尔得了急性荨麻疹,妈妈们不必过度紧张。

病因

春节假期,留守家中的宝宝可能由于走亲访友,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各种细菌病毒,从而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很多家长会带着宝宝外出旅游,环境上的突然变化,加上外出游玩的劳累、饮食无度,也容易造成宝宝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这些变化和疾病,都容易诱发宝宝的免疫状态失衡,从而发生急性荨麻疹。

荨麻疹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过敏性疾病,其病因多种多样,非常复杂,多数急性荨麻疹可找到病因,但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很难明确,约有3/4的患者找不到确切原因。

病因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多为暂时性,常见有食物、食品添加剂、物理刺激、植入物、日光、昆虫叮咬及运动等;

多为持续性,常见有感染、系统性疾病、吸入物、肥大细胞对IgE高度敏感性、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内分泌改变及遗传因素等。

对于儿童患者,感染和食物过敏是常见的病因。此类患儿多表现为急性重症荨麻疹。患儿起病急,皮损面积广泛,可伴有手足、关节、眼睑甚至整个面部水肿,部分患儿可有喘憋、胸闷及腹痛等症状。

临床上除常见类型之外,还有一些少见类型荨麻疹,如人工荨麻疹(又称皮肤划痕症,见图2)、冷接触性荨麻疹、延迟压力性荨麻疹、热接触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振动性荨麻疹(或称血管性水肿)、胆碱能性荨麻疹、水源性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和运动诱导性荨麻疹等。

(图2)

治疗

从以上这些分类也可以看出,荨麻疹的诱因多种多样。所以临床上接诊此类患儿时,医生往往会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过敏因素;对考虑感染因素者,还需进行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查,以进行有效的对因治疗。

对于慢性患者如病情严重、病程较长或对常规剂量的抗组胺药治疗反应较差时,可考虑进行以下检查,如大便查虫卵、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幽门螺杆菌相关检查、补体和各种自身抗体。对于怀疑存在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原患儿,必要时可行IgE过敏原检查。

荨麻疹的基本治疗原则是发现和清除潜在的病因和诱发因素,缓解症状。

对于急性荨麻疹,积极明确并去除病因,口服抗组胺药,如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服药困难的学龄前儿童可以选择儿童专用的滴剂、糖浆或颗粒剂型。

对于重症或伴有喉头水肿的荨麻疹,必要时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素进行急救。

对于慢性荨麻疹,用药治疗同时,还需进行患者教育,使家长和患儿对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详细了解,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以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患儿家长来说,除了带宝宝及时就医,由医生制定治疗方案之外,还需要注意一些生活细节。

比如记录饮食日记,帮助明确过敏原。

发病期间给宝宝清淡饮食,避免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以免加重宝贝代谢负担。

避免热刺激,给宝宝选择纯棉质地的宽松衣服。

洗澡水温37℃左右,避免搓澡。浴后及时全身涂抹润肤霜修复皮肤屏障。

暂停疫苗接种,皮疹较多时注意宝宝有无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等等。

另外请注意,荨麻疹时起时消,所以医生处方的抗组胺药需要足量足疗程服用,不要皮疹一退就自行随意停药。一般急性荨麻疹需要服药到至少三天没有新发皮疹出现,慢性荨麻疹需要遵医嘱调整服药剂量,定期复诊,有时用药疗程可能长达数月。

是否需要忌口?

荨麻疹的诱因多种多样,所以对于正出荨麻疹的宝宝饮食有无禁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于有明确食物过敏的宝宝,一定要严格避食。

对于婴幼儿来说,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主要有牛奶、鸡蛋、小麦、花生、黄豆、鱼虾蟹等。如果是刚刚添加辅食的宝宝,初次或刚刚添此类辅食不久就出现荨麻疹的表现,往往高度怀疑是食物过敏导致发病,就要暂停此类辅食的添加。

如发病期间没有出现喘憋、腹痛等较严重症状,待病情痊愈后,可以再尝试从小量开始添加,以明确是否食物过敏,一旦再次出现症状,就要避食至少半年。

但如果初次发病症状就较严重,出于安全考虑,就不建议再次尝试了。

如果家长有明确过敏原的要求,可以考虑抽静脉血查血清食物特异性IgE抗体以进一步明确过敏原。但化验结果需要结合临床实际综合分析,不要盲目教条的单凭化验结果判断某种食物是否为宝宝的真正过敏原。必要时,医院进行食物激发试验,这是诊断食物过敏的金标准,医院并未开展。

对于怀疑有食物过敏因素的慢性荨麻疹宝宝,家长可以记录饮食日记,以帮助寻找可能的食物过敏原。

对于没有明显饮食因素诱发的荨麻疹,一般不主张过度忌口,只要求发病期间饮食清淡,品种相对单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不要一次大量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即可。同时让宝宝适当多饮水多排尿,以利于病情恢复即可。

用对方法,向荨麻疹说再见

随手转发,一起做智慧妈妈

褚岩

医学硕士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对儿童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经验丰富,擅长儿童血管性及色素性皮肤病的激光治疗和综合管理。

长按







































白癜风发病机制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便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jxinjian.com/xzzl/36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