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和季节高度相关,秋季高发,所以叫秋荨!
自8月7日开始,二十四节气进入立秋模式。在不少人印象中,进入立秋便意味着秋天的到来,气温将开始慢慢地下降,天气也会逐渐趋于凉爽。这段时间,天气变化无常,早晚稳温差大,过敏的孩子也随之增多了,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抽动症等和过敏相关的疾病进入高峰!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局限性水肿反应。该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可能与食物、药物、感染、物理因素、动植物因素、精神因素及内脏和系统性疾病等许多因素有关。
当心毛衣里潜伏螨虫
现在拿出来穿的秋衣即使被储存前已经洗净晾干,但由于储存时间长,放在柜子不见阳光,很容易滋生霉菌、螨虫等。如果换季时不清洗消毒,很容易发生皮肤过敏。
TIPS建议:储存过的衣物可用热水烫洗,等晾晒干透后再穿。
家有敏儿更要注意。
吃撑了也可能过敏!
平时不过敏的食物,为什么突然致敏了呢?
当感冒遇见了高蛋白,不过敏的食物有可能突然致敏。
感冒后,尤其是孩子,免疫功能处于暂时的失衡状态,此时,如果孩子暴饮暴食,吃得量多,种类也多,特别是牛奶鸡蛋,大鱼大肉,这些食物的异种蛋白吸收入血引发荨麻疹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这么多食物同时进入胃里,上一波还没消化完,下一波就来了,胃部负担变得很重,胃里的食物不能做到完全消化,有一部分大分子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分解后产生的肽类物质就会通过胃肠道粘膜进入人体血液中,诱发急性荨麻疹。
同样道理,一个喜欢长期熬夜的成人,劳累使人免疫力下降,如果周末随意放纵下自己,喝酒无节制,酒精对于胃肠道的刺激非常大,这也大大增加了异种蛋白入血的机会。所以,成人在此次发生荨麻疹的机会也增多了。
TIPS建议:合理饮食,不熬夜。生病期间,高蛋白食物要适当忌口。
过敏和荨麻疹
过敏是荨麻疹的一种发病机制,叫做超敏反应,也就是机体对于变应原(各种外界、内在因素)产生了IgE抗体,这种抗体在体内与细胞相互结合,并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使皮肤、粘膜、呼吸道和消化道等发生一系列局部或全身性过敏反应。这种超敏反应会有速发的,在接触变应原数秒钟内就能发生,并可持续数小时,也会有迟发的,可能在6-12小时内发作,并可持续数天。
秋季花粉最易引发过敏。
这里说的“花粉”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花蕊上的粉,而是泛指大自然中的植物。秋季最容易导致人们过敏的植物就是艾、蒿草、豚草等。有既往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人要特别当心。除此之外,尘螨、霉菌也是我们需要提防的。
TIPS建议:出门戴口罩,护理鼻腔,鼻腔隔离剂,都是有效的方法。
不过敏,也会发生荨麻疹!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还包括另一种,叫做非超敏反应性,专业性解读是某些食物、药物、各种动物毒素以及物理、机械刺激可直接诱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从而导致荨麻疹的发生。通俗理解就是,身体并没有发生过敏反应但却出现了荨麻疹,也就是说荨麻疹并不都是因为过敏引起的。
TIPS建议:病从口入,大道至简!最好的药物是不用药!养生也要从小开始,防患于未然,正确进食,保护好肠道,合理饮食,不熬夜,不滥用抗生素和退烧药。
荨麻疹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就医。
一般情况下,荨麻疹不会危及生命,但少数人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或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等症状,因此,需要引起重视。病情较轻者,可以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等),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皮疹增多,或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尤其是孩子出现发热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新家妮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