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科普小常识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789675.html

作者:广东省药学医院卢南玉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约20%的患者伴有血管性水肿。慢性荨麻疹是指风团每天发作或间歇发作,持续时间>6周。

为什么会得荨麻疹?

荨麻疹的病因依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

外源性

外源性原因多为一过性,如物理因素(摩擦、压力、冷、热、日光照射等)、食物(动物蛋白如鱼虾类、蛋类等,蔬菜或水果类如柠檬、芒果、西红柿等,以及酒、饮料等)、腐败食物和食品添加剂等、药物(免疫介导的如青霉素、磺胺类、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等,非免疫介导的肥大细胞释放剂如吗啡、可待因、阿司匹林等)、植入物(人工关节、吻合器、心脏瓣膜、骨科用钢板或钢钉及节育器等)等。

内源性

内源性原因多为持续性,包括慢性隐匿性感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少数患者可能是重要的因素)、劳累、维生素D缺乏或精神紧张、针对IgE或高亲和力IgE受体的自身免疫反应以及慢性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病、淋巴瘤、白血病、炎症性肠病等。

临床表现及分类

荨麻疹临床表现为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发作形式多样,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多伴有瘙痒。病情严重的急性荨麻疹还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及喉梗阻等全身症状。按照发病模式,结合临床表现,可将荨麻疹进行临床分类,具体见表1。

表1荨麻疹的分类及定义

类型

定义

自发性

急性自发性荨麻疹

自发性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发作≤6周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自发性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发作>6周

诱导性

物理性

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

机械性切力后1~5min内局部形成条状风团

冷接触性荨麻疹

遇到冷的物体(包括风、液体、空气等),在接触部位形成风团

延迟压力性荨麻疹

垂直受压后30min至24h局部形成红斑样深在性水肿,可持续数天

热接触性荨麻疹

皮肤局部受热后形成风团

日光性荨麻疹

暴露于紫外线或可见光后发生风团

振动性血管性水肿

皮肤被振动刺激后数分钟内出现局部红斑和水肿

胆碱能性荨麻疹

皮肤受产热刺激如运动、摄入辛辣食物或情绪激动时发生直径2~3mm的风团,周边有红晕

非物理性

水源性荨麻疹

接触水后发生风团

接触性荨麻疹

皮肤接触一定物质后发生瘙痒、红斑或风团

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应遵循安全、有效和规律使用的原则,旨在完全控制荨麻疹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推荐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对治疗的反应制定并调整治疗方案。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常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包括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阿伐斯汀、依巴斯汀、依匹斯汀、咪唑斯汀、苯磺贝他斯汀、奥洛他定等。

代表药物

特点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枸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阿伐斯汀、咪唑斯汀、依巴斯汀、奥洛他定、卢帕他定、苯磺贝他斯汀、比拉斯汀等。

①不容易通过血脑屏障,中枢抑制发生率低,又称为非镇静或低镇静性抗组胺药。

②氯雷他定可减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分子,抑制炎症相关分子表达。

③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可抑制嗜酸粒细胞的游走、活化。

④咪唑斯汀兼有抗白三烯作用。

⑤奥洛他定可拮抗神经源性瘙痒,降低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

⑥卢帕他定兼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

⑦H1受体选择性强,几乎无抗胆碱和抗5-羟色胺作用,并具有其他抗过敏作用。

平时做好这些,远离荨麻疹!

1、远离发病因素:如果怀疑发病原因为某种食物,可通过食物日记的方式,逐次排除,寻找可能的食物并加以避免。

2、保持身心健康:荨麻疹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少熬夜,保证作息正常、睡眠充足,适量运动,减轻身心压力。

3、避免皮肤额外刺激:建议穿着宽松衣服,少佩戴手环或项链等、避免冲泡高温热水澡,以免皮肤遭受额外刺激。

4、遵循医嘱:由于慢性荨麻疹治疗周期比较长,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医嘱用药,切勿自行增减、停用或更换药物。

作者简介

卢南玉主管药医院药学部质控员,毕业于广东药科大学药学专业,医院药学工作十多年,精通相关业务管理和技能。

审稿专家简介

袁学文副主任药医院药学部主任,毕业于广东药科大学药学专业,医院药学工作二十多年,精通相关业务管理和技能。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医院袁学文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研究中心,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版).中

华皮肤科杂志,,52(1):1-5[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3]刘保国,李志英,李宗珊,姚贵申.抗组胺药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8(3):85-86.[4]相关药品说明书PSM药盾公益安全用药科普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jxinjian.com/xzzl/58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