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永恒的主题是什么?
除了防晒,还有防蚊。
蚊虫叮咬,是虫媒传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防蚊灭蚊!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
登革热主要由一种名叫白纹伊蚊的蚊子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流行季节为夏秋季,即每年5-10月份,以高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血液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
高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高达39.0°C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肌肉关节痛,眼眶痛;
皮疹:皮肤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
其他症状:乏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那么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专家解读伊蚊传播为主,蝙蝠、猴、鸟类和狗等动物亦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登革热并发症状有哪些?哪些人群是高危人群?
1、并发症状1、急性血管内溶血最为常见,发生率为1%,多发生于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的患者。
2、精神异常:多见于有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
3、心肌炎:严重病例可发生心肌炎,主要表现为心跳、气促、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
4、肝功能损害:严重病例可出现肝肾综合征。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可见于重型及登革出血热患者,表现为呼吸急迫、窘迫,烦躁,发绀,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
2、高危人群1、发病前14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地区;
2、发病前14天内有可疑蚊虫叮咬史;
3、出现发热或上述其它登革热样症状。
医院就诊并陈述清楚病情,切勿到不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登革热?灭蚊、清除蚊虫孳生地、防止蚊子叮咬是预防登革热传播的关键,居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闲置废弃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容器等。
2、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应每隔5-7天洗瓶换水、清洗根须。登革热流行期间应避免种养水生植物,如必须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
3、保持室内外花盆托盘无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理干净。
4、大力整治室外环境卫生,疏通下水道,铲除杂草,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等。
5、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到公园、街边等露天场所活动应注意采取防蚊措施,最好穿浅色长衫长裤,身体裸露部位要涂上防蚊水、花露水等防蚊产品,防止蚊虫叮咬。一旦有上述发热、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
6、坚持中医药治疗,我科首席专家刘小虹教授带领团队研发的岗霍抗感汤治疗登革热,我们在临床上已证实有效,包括针对新冠肺炎。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防蚊灭蚊!
防蚊灭蚊!!
防蚊灭蚊!!!
科室简介广医院肺病科/PCCM科,目前为深圳市肺病中医特色重点专科,科室在首席专家刘小虹教授指引及徐卫方主任的带领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在中西医结合防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期中-重度支气管哮喘、重症肺源性心脑并发症、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肺血管疾病,以及呼吸睡眠性疾病、肺结节管理及肺部肿瘤诊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结合中药熏蒸、中药敷贴、中药足浴、穴位注射、刺络拔罐、耳穴压豆及中药膏方、自血疗法等特色治疗,疗效显著。同时,积极主张在诊治各种肺病中大力采用扶正固本、肺脾肾同治、温阳益气诸法,减少抗生素、激素类药物使用,在诊治肺系危重和肺部肿瘤疾病方面突出中医药特色及优势,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尤其学科带头人徐卫方教授在中西医结合肺康复方面比较有造诣,近几年带领科室开展了较多工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肺康复领域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深圳养生深圳深圳广医院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