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与临床结合
我在跟祝师学习侍诊期间,祝师就特别强调《伤寒论》的研读应与临床学用结合。他经常对我讲:“你学医按照一本书看,不能看得太杂了。”我就征求祝师意见,“如果让我建议,我就建议你从《伤寒论》开始读,《伤寒论》你得下几年功夫,学完了就能用上。”我就很听话,读书很认真。《伤寒论》我怎么读呢?第一遍是泛读,注释、读不通顺之处都把它读通顺了;读完第一遍,还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一些感觉,我就问祝师:“我能不能读读哪位注家的书?”祝师说:“不能读注疏,你先得读原文。第一遍是泛读,不够,第二遍再读的时候,你首先得弄清楚几个概念,什么叫‘六经’?《伤寒论》的‘六经’讲什么?把六经症状搞清楚,然后按方子再去读,此外还要与现代医学临床结合起来。”桂枝汤的活用
祝师当时就给我举了几个例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有就是桂枝汤。祝师说:“你在跟我抄方子的时候,凡是医案里涉及到桂枝汤的,你看我是怎么用的,桂枝汤能治哪些病,这样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其中,有一个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病例:一位患者产后出荨麻疹,她的特点是只要一着风就起疹子,患者看起来很虚弱。祝师开的方子很简单,就是桂枝汤加青皮、神曲、白鲜皮、地肤子、白蒺藜、芥穗炭等加减,但这些药不是一下子加上的,而是每次随着病况加减。这位病人得荨麻疹三个多月,来到祝师这里治疗,一个桂枝汤前后用了七八次就好了。年轻的薛钜夫跟随祝谌予教授侍诊学习后来在祝师治疗妇科病(月经先后期、痛经、多囊卵巢等)的方子里都能看到桂枝汤的影子;在治疗脾胃病(慢性胃炎、胃溃疡、食道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的方子里能看到桂枝汤的变化,甚至治疗各种痛证(肩周炎、网球肘、膝关节炎等);还有一些神经系统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都能看到祝师的辨证应用。祝师能用桂枝汤治疗四十几种病,现在能诊断出病名的有十几种。祝师说:“读书啊,不能让文字把你给束缚住,应该跳出来,理解它的意义,然后在应用当中你有了体会,再在理论上有一个提高和结合。”我因为疑惑向祝师提问:“为什么一张桂枝汤方,经您的手却能治疗那么多种疾病?您对桂枝汤的应用有什么心得体会吗?”。祝师说:“桂枝汤是健脾养胃、具有强壮作用的一张方子。桂枝汤对肠胃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肠胃吸收功能好,人体就强壮,很多医家都非常重视脾胃“后天之本”;这跟用党参、黄芪等补肾的药直接去强壮,是不一样的。桂枝汤起强壮作用,不同于其它的强壮剂,它不是补,而是鼓舞肠胃功能恢复。临床看病常常“虚则补之”,桂枝汤五味药之间相互配合,妙在鼓舞肠胃功能恢复,但我们治病不能太局限,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找到经典与现代的结合点。熟读中医理论、前贤著作,在以其为指导的前提下,寻找现代医学对它新的认识。”我用桂枝汤的经验分享
受祝师影响,我在临床也有了用桂枝汤诊治其它种类疾病的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我曾治疗过一位患有头痛的中年男性患者,他跟我医院看病的经历,看病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因左侧偏头痛,自服一些解热止痛西药未见效果,医院挂了一个特需专家号。医院排队,大约三个半小时后,好不容易见到了这位专家,见面后,医生只问了两句:“你怎么不好了?”患者回答:“左侧偏头痛,”“头痛多长时间了?”医生一边问,一边开着检查单据,当患者告知已经一周了的时候,医生已将检查单递给患者说:“我知道了,你先去检查一下吧!”此时患者感觉还有一肚子话要向医生倾诉呢,医生已经示意下一个患者替坐在凳子上了。因为痛苦的缘故,当患者要求先开些止痛药,以缓解一下当前头痛时,医生略有不耐烦地说“等检查结果出来,知道你是什么病了才能开药。”说着,开始为下一位患者开检查单了。患者只好拿着手里的单子排下一个长队等候交费检查去了。到了检查科室后,被告知三天后才可以取化验结果,而另一张则是一周后才能约上的脑CT单。临床中有问必答的薛钜夫老师他说当时自己不知道该去哪儿了,无奈之下,只得去药店买了一盒明知道对此病没什么效果的止痛药,聊以安慰内心。经人介绍,两天后找到了我。找到我后,患者是对自己的病情这样描述的:“左侧偏头痛剧烈,有欲胀裂之痛,痛到连头发都不能碰。痛时拽着眼,拽着牙,好像左侧半边头和脸分不清哪儿不痛。吃了止痛药出点汗,头痛就轻一些,但出汗后又觉有凉风往头里钻,这几天把我给折腾坏了,我实在等不了那些检查结果,薛大夫,您不管想什么办法,赶紧先把这痛给止了吧!谢谢您了!”听了患者清楚而又符合医学逻辑的病证表述,加上与其面对面的直观所见的印证,他患的是三叉神经痛已经是很清楚了。我一边为其诊脉,一边也根据患者关于出汗的特征做了些补问。关于汗出的现象,患者是这样说的:“一开始头痛是没有汗的,只是觉着痛的这边头发热,并且每次头痛一二个小时就好很多,后来是因我每次刚一头痛就吃止痛片,也可能吃止痛片量大一点,全身就开始有汗了,随着吃药时间的延长,汗逐渐减少。最近这两天,除了夜里睡着了,白天始终是有汗的,但又多了怕风。”患者对汗出的特征描述,加之我为他诊脉有浮缓之象,这正与中医“营卫不和,风袭络脉证”相符无疑,于是我给患者开了一张桂枝汤方加钩藤10g、白蒺藜10g两味药。嘱其服药5分钟后再喝适量的温热小米粥,平卧时薄薄盖上一点,待身体微潮少汗即可缓解头痛,服药期间不要吃煎炸油腻类食物,以汤粥等清淡类为宜。患者接过处方,兴高采烈的对我说:“薛大夫,我能感觉到,您这药一定管用。您今天给了我把我想说的话说出来的机会,心里就舒服多了。”看诊时尽量让患者多表达
患者走后,我特别对身边的抄方学生说:“我们做医生的,时刻不要忘记,病在患者身上,我们要多给患者详细表达的机会,尽量减少医生的主观猜测、推断,只要医患交流顺畅,诊断就会更加准确,疗效就会提高。”一周后,患者喜笑颜开的来复诊,一进门就兴奋地说:“薛大夫,我就说您的药一定管用。按您说的方法,吃完第一剂药头痛就轻多了,汗也不出了,吃完第三剂后,头就一点也不痛了,但我还是把七剂给吃完了,现在彻底好了。今天我是向您报喜信的,也想请您给我治治失眠。”患者好了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事,同时我自此又多了用桂枝汤治三叉神经痛的辨证经验,自然也是很开心的了。金方师承班以师承考试,出师,拿到考取助理医师入场券为基本出发点,以学术、诊疗经验心得为主体的课程更具有实践和可传承性。同时培养具备考取助理医师、医师的能力。以考取医师执照为前提,金方书院授课注重中医理论与实践临床结合,达到“出师即出诊”的能力。金方书院以薛钜夫、傅延龄等中医临床名家为课程设计主导,增设的实践篇课程都是老师们临床实践的精髓总结,课程设计“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课程大纲
金方师承班课程设置与师承考试学习课程对比注:课程根据教学要求会有所调整,以实际课程表为准金方书院级师承班
THEEND
作者:金方书院编辑:xhy审核:小白终审:老庄图片来源:金方书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