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老发作,吃抗过敏

这里有慢性荨麻疹病友最想问的问题,也有皮肤科医生最想告诉患者的知识。那些在急匆匆的门诊上没法展开的“长聊”,都浓缩在这栏“话说荨麻疹”里了。

一般来说,荨麻疹反复发作超过六周以上,就会被定义为慢性荨麻疹。而实际上,前来就诊的患者中少说也是发作了好几个月,多者也有几年乃至十余年的。因为长期和抗过敏药“打交道”,有些病友们会出现这样的担心:我这病一吃抗过敏药就好,不吃就不行,不会是我已经吃“上瘾”了吧?

上文所说的“抗过敏药”,医学上有时又叫“抗组胺药”(不包括激素),顾名思义,这些药物可以对抗造成荨麻疹瘙痒的关键物质——组胺。这类物质在人体大量释放后,就像一群暴乱份子从监狱里逃了出来,到处“煽风点火”,引起皮肤的风团瘙痒。而很多抗组胺药都属于“受体拮抗剂”,所谓“受体”就是指人体细胞上的某些“阀门”,药物要做的就是把“阀门”堵上,以防止“坏蛋”再逃出去。因此,抗过敏药一吃上,“组胺”被锁起来以后,症状很快会好转;但是等药效过了,“门”又松了,于是病情就很可能反复。这就给某些病友造成了错觉,似乎自己已经吃药“上瘾”了,但这是因为病情本身尚不稳定。在慢性荨麻疹中,抗组胺药其实是以“控制症状”为主的,也就是说,它只能“堵门”,并不能完全“修好阀门”;只有当人体对于“阀门”的控制恢复正常,才能彻底解决组胺异常释放的问题。而在慢性荨麻疹病情发作逐渐和缓后,患者其实便可以逐渐减少服药的量和频率的,抗过敏药本身并没有“成瘾性”。在抗组胺药帮我们控制症状的时候,其实便相当于借助外力,为人体争得一段逐渐恢复的时期,且尽力把恢复期的不适控制到最小。否则,荨麻疹每日的瘙痒发作会让很多患者心烦难耐,对休息的干扰也很大。在吃药的同时,仔细观察荨麻疹发作的诱因以便找到不利因素,并且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增强体质,都有助于缩短荨麻疹的病程。中医中药的适时介入也很重要,与抗过敏药的作用机制不同,中医药通过调节人体的整体状态而达到治疗作用,故起效没有西药那么立竿见影。但它可以和“速效”的抗过敏药优势互补,前者“缓治”,后者“应急”,最终达到从根本缓解病情的目的。招募慢性荨麻疹临床研究志愿者通知您好!我们正在开展一项“固本抗敏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的课题。本项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医疗道德审议(伦理号BF--01),医院具体实施。现诚招慢性荨麻疹志愿者参加本项临床研究。基本条件

①慢性荨麻疹患者(病程≥6周)。

②年龄18-65岁。

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联系我们

如果您或您周围有人符合以上的各项条件,并且愿意参加本次试验,请尽快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赵医生郭医生

联系(短信编辑姓名+年龄+病程进行报名)

研究单位:医院皮肤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jxinjian.com/xzcr/62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