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皮肤病医院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58077.html
湿疹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它的发生常常是由于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些外界的因素如气候变化、日光的照射、寒冷刺激等都可能会诱发湿疹的发生,有些患者可能因本身患有消化系统疾病、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等也可能会导致湿疹的发生。
患者腿部湿疹
一、湿疹的类型
在临床上一般根据湿疹的发病缓急和皮疹特点通常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三种类型,并且各种类型的湿疹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特性。
1.急性湿疹:中医分型为湿热并盛证,急性湿疹好发于手面,面部,耳部,足部,小腿外露部位,皮损呈多形性,常伴有糜烂、渗出、结痂,严重者可弥漫全身呈对称分布,瘙痒剧烈;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2.亚急性湿疹:中医分型为脾虚湿盛证,亚急性湿疹因急性湿疹炎症减轻或不当的处理后病程发展而来,表现为红肿及渗出减轻,但仍可有湿疹及少量的丘疱疹;舌胖苔腻,脉滑。
3.慢性湿疹:中医分型为血虚风燥证,通常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疹演变而来,反复搔抓导致皮损增厚呈苔藓样变,表面鳞屑、抓痕、结痂周围散在少数丘疱疹。
二、湿疹的防治原则
1.去除诱因,避免搔抓是防止湿疹的发生和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如避免接触外界刺激因素,不吃刺激性或者易致敏食物,如:辣椒、酒、海鲜、牛奶等。
2.在临床上湿疹的治疗原则是以抗炎、抗过敏、止痒为主。
三、中医特色治疗
中医在湿疹的治疗上有较为独特的优势,同时在日常中结合食疗法,常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1.湿热并盛证:治则宜清热除湿,通常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食疗法:
①马齿苋粥:鲜马齿苋克,大米克。同煮成粥。
功效:清热解毒,散血消肿,利湿通淋。
②银菊茶:金银花、野菊花各15克,代茶饮。
功效:清热生津,解毒利湿。据药理研究,此两味药对多种细菌和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2.脾虚湿盛证:治则宜健脾利湿,通常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
食疗法:
①冬瓜皮薏苡仁粥:冬瓜皮30克,车前草20克,薏苡仁20克。同煮成粥。一日一剂,连服7-10天。
功效:清热利湿消肿。本方对湿疹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②玉米须粥:玉米须20克,红豆10克,薏苡仁50克。
玉米须加水煮30分钟后去渣取汁,加入红豆和薏苡仁,同煮成粥。一日一剂,随餐食用。
功效:清热利湿。
3.血虚风燥证:治则宜养血祛风,通常方用四物汤加减;
食疗法:
桑葚百合大枣粥:桑葚、百合各30克,大枣10枚,大米克。将前3味药煎汤取汁与大米同煮,一日一剂,连服5-10天。
功效:补肝益肾,熄风滋液,补脾和胃,益气生津,安神清心。
作者:陶明娟
审阅:罗卫
编辑:胡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