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治好的办法吗 http://m.39.net/pf/a_6113618.html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病程超过6周者称为慢性荨麻疹,不少患者天天发生皮疹,或是断断续续地屡次出现或加重、缓解或消失,可达数月或数年之久。
慢性荨麻疹病因常不确定,临床表现为患者不定时地在躯干、面部或四肢发生风团和斑块。发作从每日数次到数日一次不等。在风疹块出现前,局部皮肤发痒或有麻刺感,迅速出现皮疹。部分患者在风疹块出现数小时或1-2日内出现全身症状,如食欲缺乏、全身不适、头痛或发热。风疹块表现为扁平发红或苍白色的水肿性斑,边缘有红晕。风疹块呈环形可称环状荨麻疹,几个相邻的环形损害可以相接或融合而成地图状。风疹块中有水疱时称为水疱性荨麻疹。
风疹块常在数小时或1-2日内自然消失,其他部位又有新的皮损陆续出现,风疹块已消失处在24小时内不再发生新的损害。风疹块消失后,皮肤恢复正常。风疹块的大小及数目不定,可出现在任何部位的皮肤、黏膜。风疹块引起剧痒、针刺或灼热感,各人的程度不同。严重时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尤其急性荨麻疹病人可发热达40℃左右,血压可降低甚至发生昏厥和休克。大多数病人只有发痒的风疹块而无其他症状。
慢性荨麻针刀疗法,治疗应用针刀疗法治疗软伤科疾病疗效神奇,报道较多,而用于治疗皮肤科病的报道却不多。我从年6月份以来运用小针刀以T6和华佗夹脊穴为主,取得理想效果,现分享如下:
主要方案主穴:T3-7华佗夹脊穴。
配穴:委中、曲池、血海、百虫窝。
均采用I型8号针刀,常规消毒。
取T3-7,华佗夹脊穴,俯卧位,在棘突下旁开0.5寸,针刀垂直进人,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深度1-1.5寸,纵向疏通,横向剥离2-3次,出针、按压、固定。此处下有椎板,较安全。
委中、曲池:仰卧位,刀口线与经络走向一致,垂直进人1.5-2寸纵向疏通,横向剥离2-3次,出针、按压、固定。配穴灵活选用,气虚者选足三里,血虚者选血海,蚊虫叮咬或内有寄生虫者选百虫窝。
治疗期间,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不要洗浴,以防感染。左右交替取穴,隔周一次,3-5次一个疗程。
典型案例王某,62岁,女性,上海退休人员。
主诉:反复发作荨麻疹1年余。
患者自诉丈夫因病去世后心情抑郁出现全身皮肤瘙痒,高出皮面,夜间尤甚,严重影响睡眠。医院就诊,予仙特明及盐酸奥洛他定等药物治疗,均无效。遂求治于我处。
治疗过程:予针刀治疗。
处方:T3-T7背部夹脊穴,针刀三次双委中,曲池。
三次后患者可不服用抗过敏药物,夜寐安。
一年后随访荨麻疹未再发作。
讨论与体会荨麻疹是一种突发性变态过敏反应,由于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渗出血管外而产生,药物或化学物质、感染。气候变化、花粉、寄生虫、妊娠月经、日光或情绪刺激等因素,均可诱发,如迁延日久反复发作转为慢性尊麻疹。而中医将之称为风疹、风疙瘩,认为多由风、湿、热侵袭肌肤,或胃肠郁热、肝肾冲任亏损,气血不足复感风邪郁于皮毛膜理而成。对慢性病中西医治疗都颇感棘手。T3-7华佗夹脊穴,又称五热穴,由上至下分别为肺热、胃热、肝热、脾热、肾热、有调节阴阳、平衡脏腑、疏风清热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能减少组胺、5-羟色胺释放,调节体液免疫。T6是主治皮肤病要穴,曲池能祛风行血,孙思邈等名医治疗“瘾疹”常单穴灸之,有良效;脾经血海,因脾主肌肉而统血,血海为理血之要穴,故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百虫窝位于血海上1寸,为治“风湿痒疹”之经外奇穴;足三里为强壮要穴,能调节增强人体免疫之功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临证选用,主次配伍起到清热解表、活血祛风、调和脏腑阴阳气血之功效。由于小针刀应激效应大,气感强又可疏通经络气血,效果是非常理想的,且安全、方便、经济、见效快,疗程短,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另外,我们还发现应用小针刀取T3-T7对风瘙痒、青年痤疮、神经性皮炎、结膜炎、口疮、湿疹、红斑狼疮等外科皮肤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有了皮肤问题,不妨试试小针刀疗法。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