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不满周岁的小男孩航航右手被烫伤,家长赶医院皮肤科就诊,谁知医生第一次给出的诊断竟是“荨麻疹”,并给予了相应治疗。
之后,航航家长就此事与院方沟通的过程中,十分不愉快。7月7日上午,航航妈妈焦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医院相关负责人要个说法。
家长:一开始就告知是“烫伤”航航是6月18日早上8点半左右被烫伤的。“医院门口吃早饭,他不小心打翻了馄饨碗,右手被烫伤。”焦女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疼不已,“右手的手背、手腕、手指都被烫伤了,皮肤一下子红了。”
夫妻俩马上抱着孩子挂了皮肤科的号。“看皮肤科的人多,我们还心急地插了队。”焦女士说,当天坐诊的是一名姓鲁的医生,“我们告诉她,孩子打翻了馄饨碗,烫伤了。她看了看孩子的手,就开了药。”
付钱后,根据鲁医生开出的药方,航航接受了打针、吃药、抽血等相关治疗和检查。其间,航航被烫伤部位起水泡,夫妻俩再次找到鲁医生反映病情。
“没想到鲁医生反问‘是烫伤的?’还说我们事先没告诉她,然后她撕掉了之前写的病历,扔进垃圾桶,重新写了病历。”焦女士说,随后鲁医生为航航涂抹了治疗烫伤的药膏。
之后,医院治疗。
半个多月后,被告知“用的药没事的”
航航的验血报告单显示,血液送检时,临床诊断为“荨麻疹”,也就是说,航航打的针和吃的药是治疗荨麻疹的。
“航航爸爸从垃圾桶里捡起那张被撕掉的病历,医院的安全办投诉此事。一名诸姓的工作人员给了我们一张投诉登记表,说一周后会电话回访,给我们答复。”可直到7月7日,焦女士都没有接到院方打来的电话。其间,她和亲友电话联系诸姓工作人员,医院面谈。
“诸姓工作人员说,给航航用的药没事的。”焦女士说,面对家属的追问,诸姓工作人员甚至说出了“小老百姓”这样的话,十分刺耳。
7月7日,在记者的陪同下,医院交涉。
院方:就诊过程中有误会
医院相关负责人接待了焦女士。他说,鲁医生是该院引进的专家,有二十多年从医经验。对鲁医生诊断是“荨麻疹”这一情况,该负责人这样答复:“第一次诊断时,家属没有明确说是烫伤,第二次明确是烫伤,所以改过来了。”
该负责人说,当时坐诊的除了鲁医生,还有一名助手,两人第一次都没听到家属说烫伤,“只说馄饨打翻了”。
鉴于家属和医生各自所说的就诊交流过程有出入,且诊室里没有安装摄像头,院方认为,荨麻疹的诊断“有误会”。
同时,该负责人说,给航航使用的荨麻疹药物“代谢完后,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会造成影响”。其中三种药物分别是扑尔敏、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芙必叮。
医院道歉
至于诸姓工作人员态度不好,该负责人称是“工作人员事情处理不当,沟通语气不畅”。
就整件事,医院向家属表示了歉意。
焦女士一方提出,要求院方给予医药费、精神损失费等补偿,共计元,院方表示这一要求可以接受。
7月7日下午,焦女士和家人向记者反馈,医院达成和解。
(余姚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周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