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荨麻疹,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过敏,鱼虾海鲜们是最容易被想到的过敏原,这是一个误解,非常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荨麻疹最主要的成因是感染,食物过敏只占10%不到,常见感染原为: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以及肠道寄生虫和节肢动物。
感冒药有时也被当作过敏的凶手,因为荨麻疹往往在使用了感冒药或者退烧药后出现,但其实感冒药和荨麻疹关系并不大。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当他遭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的时候,除了有喉咙痛、咳嗽、流鼻水等症状,身体的免疫系统也在进行剧烈的改变,在这种剧烈的改变中有时候会产生一些过敏反应,导致荨麻疹的产生。这些感染源包括各种各样的病菌,特别是A型链球菌和支原体。
食物过敏会引起荨麻疹吗?会,但试图去寻找引发过敏的嫌疑犯基本上是徒劳的,尤其在指控一些天天都在吃、具有重要营养价值的食物时需要特别谨慎,因为你很难确定某种食物就是引起过敏的凶手,有多难?有研究认为猜对的概率是2.1%。不要轻易剥夺了孩子吃鱼虾海鲜和鸡蛋的权利。
在对慢性荨麻疹患儿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最大的凶手是人工色素,也就是那些五颜六色的糖果和饮料,包括小饼干和酸奶,你没有看错,是饼干和酸奶,这两类产品中很多还是添加了人工色素。如果你孩子的荨麻疹怎么治都治不好且超过六周,你首先要想到的是停掉所有的非天然食物。
荨麻疹是可以治愈的,虽然可能需要一点时间和耐心,感染引起的儿童荨麻疹随着病毒被免疫细胞清除或者细菌被抗生素杀死,那些痒痒的症状就会渐渐消失不见,有时数天,也有时需要数周的时间。总之稍微有点耐心,大部分孩子最终都可以痊愈。
去除病因和缓解症状是儿童荨麻疹的治疗原则,抗感染治疗在儿童感染性荨麻疹中有其必要性,抗组胺药物是治疗的基础。一代抗组胺药物在2岁甚至6个月幼儿普遍应用,如苯海拉明、氯苯拉敏、羟嗪、曲普利啶、氯马斯丁、异丙嗪等,不良反应是吃了想睡觉。
欧洲免疫及变态反应协会建议使用二、三代抗组胺药物。二代抗组胺药物也称非镇静抗组胺药,其中枢镇静作用较第一代明显减弱,安全性高,代表药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等。三代抗组胺药多为第二代抗组胺药活性代谢物,代表性药物有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左西替利嗪,安全性高,儿童应用较为安全方便。常用抗组胺药物请参见下表:
药物
半衰期(小时)
作用时间(小时)
使用年龄
儿童主要不良反应
扑尔敏
12-岁以上烦躁、嗜睡
去氯羟嗪
6-121个月以上
嗜睡
异丙嗪(非那根)
2
43个月以上烦躁、锥体外系反应
赛庚啶
6-82岁以上室性心率失常、诱发癫痫、困倦、便秘
西替利嗪
10
个月以上肝肾损害
氯雷他定
8.8-92
岁以上肝肾损害、血压变化
特非那丁
岁及以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血压变化
地氯雷他定
8
岁及以上肝肾损害、血压变化
左西替利嗪
6个月以上肝肾损害
非索非那丁
14.4-18
18-岁及以上室颤、头痛、恶心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