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48例,喘可治注射液2ml,注射双侧足三里穴位,1次/d,西替利嗪10mg口服,1次/d;西替利嗪组48例,西替利嗪10mg口服,1次/d;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组48例,单纯喘可治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1次/d。三组疗程均为4周。根据患者瘙痒程度、风团数量及大小等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治疗组、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组、西替利嗪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9.58%、72.92%、56.25%,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喘可治穴位注射组(x2=13.50,P0.)和西替利嗪组(x2=4.38,P0.05);而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组和西替利嗪组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x2=2.91,P0.05)。且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3.51,P0.)。
结论: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率高,复发率低,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或西替利嗪。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其病因复杂,尤其是慢性荨麻疹,迁延反复,瘙痒难耐,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常规抗过敏药物治疗效果常常不理想。本科年10月~年11月对喘可治注射液(由巴戟天、淫羊藿组成)穴位注射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进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01
治疗方法
联合治疗组:喘可治注射液2ml注射双侧足三里穴位,同时西替利嗪10mg口服,均1次/d;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组:仅喘可治注射液注射双侧足三里穴位,1次/d;西替利嗪组:仅西替利嗪10mg口服,1次/d。三组疗程均为4周。02
疗效评价
近期疗效: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红斑、风团、皮肤划痕症及瘙痒等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评定。疗效判定标准:根据风团数目、大小及瘙痒的程度,按4级(0~3分)评分法记录,上述3个项目评分相加为总分(见表1)。依次计算疗效指数(SSRI),即临床症状和体征下降指数(%)。SSRI=(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以症状和体征下降指数为评定依据,按基本痊愈、显效、好转和无效4级标准评价疗效。基本痊愈:SSRI≥90%;显效:70%≤SSRI<90%;好转:30%≤SSRI<70%;无效:SSRI<30%。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算。表1荨麻疹患者症状及体征分级评级表
03
临床比较
近期疗效见表2。治疗4周后,联合治疗组、西替利嗪组、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组有效率分别是89.58%,72.92%,56.25%。联合治疗组和喘可治组注射液穴位注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x2=13.50,P<0.);联合治疗组和西替利嗪组相比,差异亦有相关性(x2=4.38,P<0.05);而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组和西替利嗪组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x2=2.91,P>0.05)。联合治疗组、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组和西替利嗪组三者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x2=13.51,P<0.)。表2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04
讨论
荨麻疹病因复发,约3/4的患者找不到具体原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但从发病机理上可分为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两种,而且大多数荨麻疹属于Ⅰ型变态反应。近年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不仅有lgE介导的体液免疫参与,也有细胞免疫的参与,其中以Th1/Th2比例失衡,即Th2功能亢进和Th1功能降低影响最大。目前临床上常用抗组胺药物对其进行的治疗,并未对机体的免疫系统进行调节,因此只能临时控制症状,而不能预防复发。
喘可治注射液是国家二类新药,主要由巴戟天、淫羊藿等经现代科学手段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药注射液,具有温阳补肾、平喘止咳、抗过敏、调节免疫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淫羊藿、巴戟天具有明显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及性腺轴等内分泌系统的分泌功能,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多环节的调节作用,改善机体内分泌和免疫功能。
内容摘自:《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年9月第22卷第9期
作者:王金锋,张明,李斌,顾荻青,徐文彬,王一飞,吴文静
为了祖国的未来,快来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河南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