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临床多表现为病因不明、病程长、反复发作、瘙痒无度,而且治愈难度较高。慢性荨麻疹往往使得患者坐立不安,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临床治疗主要采取抗组胺药物,有一定的效果,但复发率高依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本研究采取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年5月~年1月我院接诊的7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40例,女性36例,年龄(16~61)岁,平均年龄(37.54±5.31)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病程(1.48±0.17)年,均符合《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版)》。排除标准:①1周内接受过抗组胺等相关药物治疗;②合并严重内分泌疾病;③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④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1.3方法:针刺取穴:滑肉门、外陵、四神聪、曲池、血海、足三里。常规消毒后,30号1.5寸毫针进针得气后,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神阙拔罐:中号玻璃火罐,闪罐5次,留罐10min。刺络放血疗法(刺络拔罐):肺俞、肝俞、脾俞。患者取俯卧位,将背部暴露,在背部涂上石蜡油,循膀胱经、督脉走罐3次,直至皮肤潮红、充血。局部常规消毒,梅花针叩刺三穴,局部皮肤潮红、微渗血,中号玻璃火罐迅速拔按,5min后取罐,消毒棉球擦净血迹。3天1次,治疗4次。
1.4疗效评价: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痊愈:风团消退,瘙痒、皮肤划痕等慢性荨麻疹症状消失,无复发;好转:风团消退30%以上,或者风团发作间隔时间延长,瘙痒、皮肤划痕等慢性荨麻疹症状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效果者。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2结果患者痊愈40例,痊愈率为52.63%;好转28例,好转率为36.84%;无效8例,无效率为10.53%;治疗总有效率达89.47%(68/76)。
3讨论荨麻疹分为物理性荨麻疹、荨麻疹性血管炎和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物理性荨麻疹、荨麻疹性血管炎诱因明确,可对症治疗,而慢性荨麻疹则难以找到确切病因。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多因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所致。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理多是刺激因素作用于肥大细胞,使得血管活性胺释放,增加了血管的通透性。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慢性荨麻疹患者一部分属于自身免疫引起。
由于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不明,西医在治疗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尽管抗组胺药物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其药物依赖性等依然是治疗的不足,给患者带来多方面的痛苦。中医研究认为,慢性荨麻疹属中医中的“瘾疹”“风疹块”“游风”等范畴,其发病和情志不遂、肝郁不舒、阴血不足有关。机体皮损反复发作,气血损耗,风邪外袭,使得内不得疏泄,外不能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故而发病。
慢性荨麻疹以体虚为本,以风为病命名,其病变表现在表皮,但其根源在血液。根据其发病基础,中医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因此在治疗的时候,考虑养血活血、疏风清热止痒。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阳明经多气多血,能够补脾益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血海是足太阴脾经,能够益气健脾,养血祛风,滑肉门、外陵,是足阳明胃经,能够通调气血,四神聪则可以安神止痒。神阙穴和全身的血脉相通,通过拔管刺激机体,远期达到活血化瘀、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效果,从根源上治疗慢性荨麻疹。
刺络放血疗法,是将刺络放血和拔罐相结合,祛瘀通络,活血化瘀。《灵枢背俞》记载,肺俞可以疏风清热,肝俞可以通畅血脉,脾俞则健脾统血,三者结合,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配合饮食控制、生活习惯改善等,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89.47%,说明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较好,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徐大夫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