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计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最近一段时间,人们聊天的话题通常围绕着“你打疫苗了吗?”展开。
在疫苗问世之前,人们生活在疫情的恐慌之中,都在翘首以盼疫苗的诞生。那个时候大家都坚定的认为,打了疫苗我们就可以摆脱新冠疫情的困扰。
然而,当新冠疫苗已经开始免费接种了,人们的做法却和想象中不太一样。很多人仍然持观望态度,犹豫不决,甚至不敢预约接种。网上的讨论也多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疫苗是否长期有效?是不是应该先观望一阵再打?是不是别人打了我就安全了?……
截止到3月27日,全国已经累计接种了超过一亿剂次的疫苗。听起来很多,但按照百分比来说,距离全民免疫还不够。钟南山最近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中国目前的接种率只有4%左右,再不抓紧打疫苗会有危险。
图片源于人民日报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接种率是30-40%,最高的以色列甚至已经接近%。为了提高疫苗的普及率,专家学者们纷纷站出来呼吁全民打疫苗。钟南山直言:觉得没有打的必要,是因为国内环境好,而这一切的大前提是中国对境外输入的管控非常严格。但中国不能永远这样。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定是要向全世界开放。那个时候,其他国家都接种得很好了,中国反而是无免疫的,那是非常危险的。国家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也提醒:疫苗接种率要在70%-80%左右,才能实现有效的群体免疫。为打消人们心中的疑虑,在3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专家就大家关心的与疫苗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解答。01疫苗的效力不止6个月对于人们关心的新冠疫苗有效期是多久的问题,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回答说,新冠病毒疫苗是新疫苗,研发出来的时间比较短,用在人体上的时间更短。目前通过抗体水平监测,一般是6个月以上。但抗体不是唯一的保护指标,疫苗发挥作用过程中还有其他因素在发挥作用,所以后续需要对疫苗的持久性开展研究来确认它的保护期到底有多长时间。另外,去年3月,一部分人已经接种了现在上市的新冠灭活疫苗,截至目前已经获得了9个月的抗体监测数据。从数据来看,9个月抗体仍有一定水平。相关监测后续还会持续加强。02既然别人都打了,我还要打吗?有人或许有这样的疑问,如果说70%的人接种新冠疫苗后可以形成群体免疫屏障,是不是意味着剩下的30%人群就可以不用接种了?其实,70%是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数据做的基本推算,而且是最低限值,构建免疫屏障的意义在于阻断病毒大范围的传播和流行,侧重于公共卫生意义的体现。并不是说剩下未接种的30%不会发病,对于未接种的个体来说仍有感染发病、甚至重症的可能,所以对于个体来说,仍然是越早接种越好。03尽快有序接种,不要犹豫图片来源于网络目前有些人对疫苗接种还存在犹豫心理,或认为大多数人群接种了就可以,自己不接种也不会被感染;或认为现在国内疫情形势比较平稳,没有必要接种。对此,王华庆表示,绝大多数人都是易感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接种疫苗要形成免疫屏障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所以大家都应该去接种疫苗。接种的人越多,建立的免疫屏障越牢固;接种得越快,也就可以越早一天形成免疫屏障。图片来源央视新闻针对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疫苗接种指南,小狮子爱德华给大家划了几个重点:1、既往新冠感染者可以在半年后接种1剂疫苗;2、建议60岁以上人群接种;3、暂不推荐18岁以下人群接种新冠疫苗;4、其他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间隔应该大于14天;5、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6、女性不必仅因为接种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7、哺乳期女性接种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不适合接种人群1、存在过敏性疾病:HPV疫苗、乙肝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过敏2、正在感冒发热、尿道炎发热、伤口感染发热3、急性疾病:重感冒、急性荨麻疹4、慢性疾病:甲亢甲减、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压合并高血压脑病5、女性的特殊情况:孕期6、其他情况:胃癌接受化疗期间、近期有发作的癫痫、近期发作的吉兰-巴雷综合征、18岁以下不建议接种抗疫并不只是医护人员和专家的责任,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的义务。在这场抗疫阻击战中,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取得突出的进展,依靠的就是社会各界群体的力量。在排除以上不适宜接种的身体状况后,积极参与疫苗的接种,既是保护自己和家人,也是社会责任担当的体现。策划老王、Qi、姜岳撰稿
老王编辑
Qi排版
老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