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赴港上市热潮在年达到顶峰后于年遇冷,寒气蔓延至年。在当下的港股资本市场,融资规模与估值似乎很难“理想”,在如此环境下,江苏荃信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荃信生物”)第二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了上市申请。
而这家公司成色如何?
研发管线拥有两个核心产品,但均未实现商业化
荃信生物的历史并不算长,成立于年,是一家完全专注于自身免疫及过敏性疾病生物疗法的临床后期阶段生物科技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药物管线和商业级规模的内部生产能力。
该公司的产品管线涵盖了在中国自身免疫和过敏性疾病有明显医疗需求的四个主要领域,即皮肤、风湿、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拥有两个自行开发的核心产品QXN及QXN,就核心产品有19项专利及专利申请。
此外,公司还有其他7种管线候选药物,其中4种处于临床阶段,详情见下图。
具体而言,核心产品QXN是一种靶向IL-17A的高亲和力单抗,IL-17A在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荃信生物已取得QXN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及狼疮性肾炎(LN)的IND批准,并计划优先开发前一种适应症。
而QXN在治疗AS的Ib期及II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疗效,该公司已于年9月启动III期临床试验并预计在年下半年完成。
另一款核心产品QXN是一种阻断IL-4Rα的单克隆抗体(mAb),而IL-4Rα是一种针对广泛适应症进行研究的经验证靶点。
荃信生物已获得QXN用于治疗六种适应症,包括特应性皮炎(AD)、结节性痒疹(PN)、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CRSwNP)、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IND批准,是中国IL-4Rα靶向候选药物中适应症最多的药物。
该公司已经在中国启动QXN用于特应性皮炎、结节性痒疹及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II期临床试验。
除两大核心产品外,还有一款产品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