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湿疹的常见表现

婴幼儿湿疹以牛奶等食物过敏引起最为常见,然而,宝宝在某阶段会对哪些食物过敏通常是不可预测的,食物过敏可以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遇到过敏原30分钟~2小时内发生过敏症状),也可能引起迟发型过敏反应(遇到过敏原12小时后发生过敏症状)。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过敏反应的常见表现。

速发型过敏反应表现:

揉眼睛(过敏性结膜炎);

打喷嚏、流鼻涕(过敏性鼻炎);

突然咳嗽、气喘(过敏性哮喘)等

迟发型过敏反应表现:

消化系统表现:腹痛、腹泻、便秘、腹部胀气、口腔溃疡等;

呼吸系统表现: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鼻炎、鼻窦炎、打呼噜等;

皮肤表现:湿疹、荨麻疹、干燥、过度角化、痤疮等;

泌尿生殖系统表现:尿频、尿急、阴道瘙痒等;

心血管系统表现:胸痛、血压升高、心律不齐等;

神经系统表现:头晕、偏头痛、睡眠障碍等;

运动系统表现:关节疼痛等;

此外还可能有焦虑、忧郁、多动、注意力涣散、暴躁易怒等症状

宝宝发生过敏后,很医院做过敏原检测,但是检测结果常常会让家长们感到更加困惑。其实,过敏原检测只能大体给家长作为参考,因为:

1.过敏原检测只针对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并不针对所有的过敏反应。

2.过敏原检测只能反映对已经接受过的食物是否存在过敏,无法预测对未接受过的食物是否存在过敏。

3.过敏原检测必须是IgE浓度在体内增高到一定程度才可被检测得到。

所以,基于上述这些原因,1岁以内或过敏症状发生较短(6个月内)的婴幼儿,常常不能得到可靠的阳性结果。

诊断过敏并确定过敏原其实主要还是要通过观察孩子的生活和饮食为依据。

如何确定过敏原?

以停止接触或进食某种物品、食物作为回避实验,以再次接触或进食某种物品、食物为激发实验,如果回避实验中症状有改善,激发实验中症状又出现,则可诊断为过敏,并确定过敏原。

对湿疹的不同解决方法

实事求是地说,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根治湿疹。而且,确实很大部分湿疹患儿会随着成长而自行好转。临床数据证明,大约有50%的湿疹患儿,能在5岁前有所好转;80%左右的湿疹患儿,能在13岁前有所好转;剩下20%的患儿,症状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会被湿疹反复纠缠终生,有的还伴有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哮喘等疾病。因此,面对湿疹,我们能做到的也就是通过日常护理及药物治疗来控制湿疹的症状,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如何选用药物控制反复不愈的湿疹(请遵医嘱)

首先要保持轻松的心情,寻找并避免过敏原;其次要注意皮肤清洁干爽,避免抓挠和接触刺激性物质。

用药方面主要参照以下内容:

湿疹不严重:可局部外用无激素成分的湿疹膏或者低敏度的润肤霜

严重的湿疹:可局部外用含糖皮质激素的软膏,如10g∶10mg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

皮疹破溃继发细菌感染的湿疹:可局部外用抗菌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

皮疹破溃继发真菌感染的湿疹:可局部外用抗真菌软膏,如硝酸咪康唑乳膏

急性期(必要时):服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皮肤瘙痒

不同严重程度湿疹的不同处理方式:

如果局部皮肤破溃,出现渗水、渗血、红肿等情况,要使用激素药膏或抗菌、抗真菌软膏,不能直接使用湿疹膏或润肤霜。

待皮肤完整不渗水后,才可以开始使用湿疹膏。

待皮肤红肿现象好转后,才可以开始使用润肤霜。

如何缓解皮肤瘙痒:

药物缓解:药物止痒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扑尔敏)或氯雷他定。扑尔敏属于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止痒效果较好,但有嗜睡、乏力等不良反应,适合睡前服用;氯雷他定属于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嗜睡、乏力等不良反应较轻,长效作用,一天只需服用一次。

物理缓解:除了口服药物外,降低体温也能适当减轻皮肤的瘙痒。

比如降低室内温度,用温凉的水洗浴,用干净、凉爽的纱布或毛巾敷在局部以缓解瘙痒症状。

特别提醒:

不要直接使用冰敷,因为冰对皮肤会有一些刺激。

通过食用益生菌进行宝宝湿疹的预防与辅助治疗

益生菌能够有效刺激肠道内的免疫细胞分裂增殖,从而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减少过敏症状的发生。但是益生菌并不能够替代药物,当宝宝出现过敏症状后,应第一时间在医生的协助下寻找到过敏源,然后根据过敏的程度决定是否用药,再同时使用益生菌对宝宝进行辅助的免疫治疗。

产品信息:

PuractiveBB-12儿童益生菌粉是由百年企业丹麦科汉森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益生菌产品。产品采用亲和配方,不含奶粉、乳糖、香兰素、菊粉、蔗糖、果粉等成分,精选双歧杆菌中的五星菌株BB-12,特别适合剖宫产和非母乳喂养与过敏体质的宝宝,帮助宝宝建立像母乳喂养宝宝一样的肠道健康。

赞赏

长按







































哪里治白癜风的医院好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jxinjian.com/xzsb/12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