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体验过得荨麻疹的感受吗?
发生的时候浑身发红发痒,医院,突然又瞬间平复……这种肌肤战役,对于荨麻疹患者来说,可说是防不胜防……
今天咱们就聊聊荨麻疹吧!
先来听听一个荨麻疹患者的自诉~
在得荨麻疹之前,我是连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过,而现在我预感它将要陪伴我的整个青春。
一开始身上痒的时候根本没有在意,以为只是天气太过闷热导致的过敏,痒了好几天之后,发展成剧痒没法忍受,然后去看了医生。医生说急性荨麻疹有点发炎,输点水三天包你好。输完水回来确实不痒了,但是到了晚上八点多又开始大面积痒不欲生,尤其是胸,大概是穿了内衣的缘故,解开内衣的那一刹那,整个人都要炸掉了,就好像那些被压抑的挠痒痒的小虫子终于被解放开始在你的身体里肆无忌惮的乱窜了一样,一直到天亮人才睡了过去。那一晚只是拉开了我通宵战斗的帷幕而已啊。
后来辗转医院,但仍就发展成了慢性荨麻疹,怪自己当初不重视。吃药,做过敏原检查(人家都说皮试很痛,但是经历了剧痒之后,查过敏原的时候满手都是包根本没有痛感啊%_%),因为睡不好觉,精神严重不好,日子过得也很萎靡~
看了这小姐姐的自述,
有荨麻疹经历的伙伴们是不是感同身受呢!
那荨麻疹到底是什么呢?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
病因
1.食物
不少动物(鱼虾蟹、牛奶蛋类)及植物(草莓、可可、葱蒜等)带有异种蛋白,容易诱发过敏;此外,一些添加剂如色素剂(柠檬黄)、防腐剂(苯甲酸钠)等也可以引起病变。
2.感染
很多荨麻疹患者起疹前常有感染表现如发热、咳嗽、咽痛等,见于各种病毒、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
3.药物
常见抗生素(青霉素、磺胺、头孢类)、疫苗、血制品、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及其他如阿托品等也见报道可引起过敏反应。
4.吸入物或接触物
这一类很常见,如吸入花粉、皮屑、粉尘、尘螨或挥发性化学品,皮肤接触唾液、精液、羊毛、荨麻等,或被昆虫叮咬等。所以,恰到春天花开季,又是风团高发时。
5.物理因素
有一些朋友的身体十分敏感,或冷、或热、或晒了、或摩擦挤压一下都能出风团。
6.其他
有些个体一遇到精神紧张、抑郁、情绪波动也会起风团。此外,一些疾病,如风湿、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甲状腺炎等都能见到类似皮肤表现。
荨麻疹患者可做过敏原检测,
查清过敏原,以此避免接触过敏原。
临床表现
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
皮疹反复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者多见。风团常泛发,亦可局限。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
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疾病于短期内痊愈者,称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荨麻疹的分类
为什么以前没有,后来却患荨麻疹?
荨麻疹通常跟接触过敏原有关,如果没接触过敏原就不会发作,例如有些人在吃了不新鲜的海鲜后,过敏就会发作,但之前没接触不新鲜的海鲜,也就不会发作。但仍有一部分的荨麻疹发生是不知道原因的状况。
研究认为,一般在30~40岁发作的病例,可能与生活的压力或睡眠质量不佳有关;而小朋友则发现有一些体质会诱发荨麻疹的产生,最相关的是异位性体质,只要有过敏症状的幼童都有并发荨麻疹的可能。
为什么慢性荨麻疹容易复发?
绝大多数荨麻疹很难找到明确的病因,这给医生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这是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的原因,所以患者要树立正确的治疗观,积极配合医生寻找发病原因,而不能一味地抱怨“荨麻疹是治不好的态度”。
做好4方面,远离荨麻疹
1、避免不要接触、食用过敏原。
2、若有因服药而引起荨麻疹者,可请教医师,并且更换其他药物,记得将可能致敏的成分记下来,之后再看其他医师时,可于开立药物前告知不要开有致敏成分的药物。
3、在饮食上,可改为清淡的饮食,少吃刺激性,酒或辛辣的东西最好都尽量少吃或不吃,以免造成身体发热,而使血管扩张导致皮肤发痒。洗澡的时候,尽量用温水沐浴,水温不要太烫,高水温亦会刺激血管扩张,也会让皮肤容易红痒。
4、规律的作息也有助于调整过敏体质。荷尔蒙正常会让身体感受日夜的差别。晚上最好不要太晚睡,该上床的时间就准备睡觉,日夜作息不要颠倒,较能维持身体荷尔蒙的运作。研究指出,压力、失眠与荨麻疹有统计上的相关性,所以尽量调整睡眠,有好一点的睡眠质量,并且维持一定的运动量,以舒缓生活压力,对受过敏症所苦的病患而言,症状也能得到较佳的改善。
医院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