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痤疮医院哪最好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8582859.html羟氯喹发明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该药物全面的疗效与出色的安全性,已使其成为风湿疾病领域的“多面手”。近期,拥有悠久历史的经典药物羟氯喹重新声名大噪,走进人们的视野。当前羟氯喹在中国获批的适应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青少年慢性关节炎、盘状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由阳光引发或加剧的皮肤疾病。丰富的研究数据与长期的实践经验,为羟氯喹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充足的循证依据。01.从抗疟药到风湿药,经典老药的华丽转身年,科学家在氯喹基础上,研发出了新型抗疟药——羟氯喹。羟氯喹是氯喹的羟基衍生物,属于4-氨基喹啉类抗疟药。羟氯喹与氯喹化学结构极其相似,区别在于氯喹中的一个乙基在羟氯喹中被一个羟乙基所代替。相较于氯喹,羟氯喹具有眼部视网膜病变风险更低,不良反应更少的优势[1]。年,羟氯喹开始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此后,随着对其药理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其临床适应证有了新的认识。研究证实,羟氯喹具有抗炎与调节免疫的作用。羟氯喹可抑制溶酶体的功能、阻断DNA与抗DNA抗体的反应,减少前列腺素生物合成,调节淋巴因子释放,抑制自身抗原的加工和呈递,抑制免疫反应[2],在多个环节对风湿免疫疾病起作用。如今,羟氯喹已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础用药,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线用药。《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指出,对无禁忌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推荐长期使用羟氯喹作为基础治疗[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长期服用羟氯喹可降低疾病活动度、降低发生器官损伤和血栓的风险,改善血脂情况,提高生存率。在类风湿关节炎领域,羟氯喹同样是国内外指南共同认可的一线药物。调查显示,羟氯喹在我国RA患者中使用率高达30.4%[4]。02.减少心血管事件,联合用药好搭档
心血管事件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年发表于《AnnRheumDis》的一项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对于羟氯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代谢与心血管方面的获益进行了评估。该分析共纳入了16项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羟氯喹使用者和非使用者总胆固醇、低密度和高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平均差分别为-9.8(95%CI,-14.0至-5.6),-10.6(95%CI,-14.2至-7.0),+4.1(95%CI,2.2至6.0)和-19.2(95%CI,-27.2至-11.1)。接受羟氯喹治疗的患者糖尿病发病率低于未使用者[HR0.59(95%CI,0.49至0.70)]。研究证实,羟氯喹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代谢水平,可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5]。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指出,一般情况下,建议羟氯喹与其他抗风湿要联合使用[6]。而横断面研究显示,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我国羟氯喹的使用以联合用药为主,比例高达95%[7]。
03.儿童、孕妇均能使用,造福更多风湿病患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多见于女性,男女患病比为1:10~12[8-10]。育龄期女性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发病人群,因此,妊娠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疗是临床常见的一大重点与难点问题。大量研究数据充分证实,羟氯喹可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孕妇的早产率、减少狼疮复发、减轻病情,同时降低发生胎儿不良结局的风险,持续的羟氯喹治疗可降低妊娠期间和产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复发[11-13]。《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指出,如无禁忌,建议在整个妊娠期间持续使用。对妊娠期疾病活动的患者,可考虑激素、羟氯喹与在妊娠期间可用的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来控制病情[3]。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对成人而言病情较严重和复杂,具有高度异质性,且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和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治疗时应充分考虑治疗药物的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远期影响。羟氯喹出色的安全性为其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充足的循证依据。研究证实,羟氯喹可有效缓解患儿的皮肤、关节和全身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减轻器官损害风险,防治疾病复发,且极少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14-19]。视网膜病变为一种重要但不常见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为降低不良反应风险,儿童中羟氯喹的剂量应≤6mg/(kg·d),且应对这些儿童定期行眼科评估。一项研究对19例服用羟氯喹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儿童和21例正常儿童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全面的眼科检查显示患者的总体视野情况与健康儿童并无明显差异[20]。因此,欧洲循证研究及中华医学会均推荐羟氯喹用于所有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儿童患者,尤其是虽有狼疮活动,但症状轻微,仅表现光过敏、皮疹、关节炎或轻度浆膜炎,而无明显内脏损害者的轻度活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原研羟氯喹为国内唯一获批无禁忌症的6岁以上系统性红斑狼疮儿童患者使用的羟氯喹药物。04.临床研究如火如荼,面向未来探索更多可能
近年来,羟氯喹的相关临床研究仍在陆续展开,不仅在进一步稳固了风湿免疫疾病经典基础用药的地位,也在其他更广阔的疾病领域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在文献报道中,研究者指出,在药物机制上,羟氯喹具有抗炎、抗血栓、保护心血管、抗菌和抗肿瘤的作用,对于系统性血管炎、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炎症相关肺纤维化、缺血性急性肾损伤等疾病均具有潜在价值,但是否能应用于临床,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21-25]。随着对药物作用机制更加深入的了解,羟氯喹有望在研究中探索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将来造福更广阔的患者人群。系统性血管炎
羟氯喹对有感染、恶性肿瘤和血栓事件风险的系统性血管炎患者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一项研究报道中,研究者指出,羟氯喹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过敏性紫癜/IgA血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和结节性多动脉炎的治疗中具有一定前景,但其具体应用仍需进一步的探索[21]。肿瘤
羟氯喹对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都具有一定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自噬能力,此外还可影响肿瘤细胞中的Toll样受体9、p53和CXCR4-CXCL12通路。临床前肿瘤模型的研究证实,羟氯喹对一些肿瘤相关通路的活性具有一定影响,且能与传统药物联用,增强其治疗活性。但具体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探索[22]。心血管疾病
一项研究评估了羟氯喹控制SLE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疗效。结果显示,接受羟氯喹治疗天时,SLE患者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风险显著降低[23]。肺纤维化
一项动物试验结果表明,一种胆固醇修饰的羟氯喹可抑制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调节炎症反应,减轻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24]。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项动物试验该研究构建了小鼠的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研究羟氯喹对急性肾损伤(AKI)的作用。结果显示,羟氯喹可明显减轻肾功能障碍,降低血清肌酐水平,减少肾损伤分子-1表达,提高HK-2细胞存活率。研究表明羟氯喹预处理对肾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否应用于临床仍需进一步探索[25]。图羟氯喹在研究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结
羟氯喹发明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该药物全面的疗效与出色的安全性,已使其成为风湿疾病领域的“多面手”,广泛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疾病,为包括孕妇、儿童人群在内的广大患者带来更多获益。参考文献:[1]ScherbelAL,MackenzieAH,NousekJE,etal.OcularLesionsinRheumatoidArthritisandRelatedDisorderswithParticularReferencetoRetinopathy[J].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7):-.[2]张江林,黄烽.羟氯喹的药理作用及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J].解放军药学学报,,():85-88.[3]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59(03):-.DOI:10./cma.j.issn.-..03.[4]JinS,LiM,FangY,etal.ChineseRegistryofrheumatoidarthritis(CREDIT):II.?prevalenceandriskfactorsofmaj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