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源,是生命活动之根本。
因为肾,为“先天之本”,所以要格外保护,知道的越多,保护的越到位!!!
什么是慢性肾病?
目前,只要出现肾损害或肾功能下降,比如蛋白尿、血尿或尿沉渣异常,以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60毫升/分钟·1.73米2)等,只要符合任意一项,且持续超过3个月,即可认定为慢性肾病。
而伤肾的源头,往往来自于人们“明明知道,却天天在犯”的坏习惯。
5大习惯很伤肾
1、吃盐多
盐吃得多并不能防腐,反而会伤肾。盐摄入太多,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致使肾脏受损。
怎样才算多?
对于健康成年人,每天摄盐量超过6克,就算多了;而对儿童,超过3克就是多。
控盐上,教大家一个小技巧:等菜准备盛盘时再放盐。
吃的时候不仅够味,实际上又不会摄入太多盐。这个方法适用于一切健康人,更适用于高血压、肝硬化、无浮肿的肾炎和无心功能不全的各类心脏病患者。
2、长太胖
当长胖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美丽,还有好肾……
肥胖,会导致肾小球肥大或硬化,从而引起肾脏损伤。
有数据显示,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的发病率比过去增加了10倍!
因此,肾脏疾病的高危人群,要注意远离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
怎样才是腹部肥胖?
体重指数(BMI)正常,男性腰围大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或腰臀比男性大于9,女性大于8.5。
3、喝水少
曹雪芹曾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啊,人都是水做的。
喝水少会引起尿液钙盐浓度过高,诱发肾结石。因此,每天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在干燥缺水的秋季尤其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常温环境中,成年女性每天需饮水2.2升,成年男性为2.9升。
而退休族、儿童、孕妇及哺乳女性对水的需求量都比正常人要高。
4、常憋尿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但你忍尿?肾可不太平。
憋尿最直接的危害,是导致尿路感染;再者,憋尿后细菌容易沿着输尿管上行,引起肾盂肾炎。
经常憋尿,还会慢慢感觉没有尿意,膀胱炎也会找上门来……
5、乱吃药
不少非处方药也有一定的毒性。
最常见的:感冒后自行服用的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各类补肾的中成药等,比较敏感的人可能因此引起肾功能不全或急性肾衰。
肾损伤早期的表现都比较轻微,容易被忽视而发展成慢性肾病。
所以,如果服药期间发生了小便异常、血压升高、四肢水肿、腰酸乏力等,可能提示急性肾损伤。
8个肾脏呼救信号
早期慢性肾病的表现:
1、容易疲劳、乏力、腰酸、腰痛;
2、莫名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3、尿液中泡沫增加,并且不易消失,蛋白尿增加;
4、血尿;
5、夜尿变多;
6、眼睑或下肢反复浮肿;
7、血压升高;
8、莫名贫血、牙龈出血、抽筋、皮肤瘙痒;
然而事实上,肾脏的“忍耐力”极强。当肾脏受损不超过50%时,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不会受到影响,病人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当症状出现时,往往表明肾损害已经比较严重。所以,我们不能等到出现了症状,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