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病大多缘于脾胃虚弱
用贴敷调理安全用药
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小儿得病,大多由于脾胃虚弱所致。有些小儿,由于脾胃不好,消化吸收能力差,身体免疫力弱,一遇外界气候变化,就特别容易感冒、发热、咳嗽等。为什么脾胃虚弱就容易得病呢?这得先从脾胃的功能说起。
01消化吸收,脾胃分工
在日常饮食过程中,食物通过嘴巴,食道进入了胃中。胃是食物的第一个“家”,胃接受,容纳食物,然后捎带对食物进行了初步的消化,随后就把食物送到了第二个“家”——小肠。
在小肠中,食物进行了充分的消化,然后把食物分成了清浊两部分。而脾在胃和小肠的消化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脾主运化”,如果没有脾,单靠胃,小肠是很难消化的。
通过小肠分解后“浊”的那部分就交给了大肠,大肠处理后排出了体外;而“清”的那部分,就是食物产生的营养精华。“脾主输布”,对于营养精华,脾又负责把他们通过肺输送给全身组织,供孩子生长发育。
所以,“胃”负责受纳,粗加工食物;“脾”负责精加工,输送营养精华。一个是加工厂,一个是物流中心。脾胃共同协作,为全身提供、输送营养物质。
02
脾胃虚弱,百病丛生
当人们脾虚、运化功能弱化的时候,就会出现面色萎黄、疲倦乏力、食欲不振、食后胀痛、大便稀溏等不适症状。小儿脾胃功能弱则容易引起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水肿,腹胀,泄泻,皮肤容易感染,易患荨麻疹,湿疹,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疾病。
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指出:“脾胃虚衰,四肢不举,诸邪遂生。”
03调理脾胃,健康成长
“人以脾胃为本,所当调理,小儿脾常不足,尤不可不调也。节饮食,慎医药,使脾胃无伤,则根本常固矣。”所以,适时调理脾胃,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远离经常生病的困扰。
中医外治法之中医贴敷疗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不必打针,无须吃药,穴位贴敷,调理脾胃,备受患儿家长青睐。
案例分析
年冬天接诊一个患儿,1岁,身体较瘦,平素脾胃虚弱,食欲不好,饮食以奶粉为主,免疫功能差,容易感冒发烧。
主诉:发烧一天,偶有咳嗽。
查体:舌质红,苔黄厚,咽红。体温38.5℃。
辨证:内有积食,外感风热。
中医穴位贴敷治疗思路
大椎穴:疏风散热;
中脘穴、神阙穴:消食化积,通腑泄热;
涌泉穴:引火下行。
贴敷三天后,体温正常,症状消失,但仍然食欲不好,继续给予穴位贴敷调理脾胃。
调体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脾胃调理,患儿爱吃饭了,小脸变得肉嘟嘟的,身体也变结实了,跟原来那个瘦弱的孩子完全两个样子。更为欣喜的是,最近疫情期间也没有再患感冒或闹肚子。
作者简介
王红岗,执业医师,春播运营平台山西省运城市基层医疗合作医生,擅长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贴敷治疗及针灸治疗。
本文指导老师为春播运营平台山西省区学术部张旭峰老师。
联系我们
春播运营平台提醒您,调理体质有技巧,请在中医体质调理专家指导下进行。春播运营平台,为您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如需自测体质,可扫描或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