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医院郑东院区儿科张喜芳医生,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相约在这个平台,共同探讨特殊时期怎样保护我们的宝宝免受疾病之苦。”
4月1号19:00整,医院郑东院区儿科张喜芳主任准时在医院“名医开讲”平台进行语音直播,帮助各位宝爸宝妈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和日常护理方法来保护孩子的健康。这是医院开展的首场线上“轻直播”课堂,一个多小时的直播过程中,聆听和参与线上互动近人次,张喜芳主任既专业又接地气的讲解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和点赞。
线上互动
后台留言
随着疫情防控形式的好转,各行各业都陆续复工复产,大街上又开始了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景象。各地的学校也都在为开学做准备,面临开学,家长和宝宝应该注意什么?
近期天气忽冷忽热,白天晚上温差比较大,容易受凉。春天万物复苏,细菌、病毒也开始活跃,还有四处飞扬的花粉,都会成为宝贝们生病的诱因,像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猩红热、水痘以及一些过敏诱发疾病,像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哮喘等都会呈现多发的趋势。在当前形势下应该如何防治?
张喜芳主任为广大家长进行了逐一解答。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皮肤、结膜等接触传播。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与疑似人员接触是最关键的预防措施。总之还是一句话: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因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增多,所以接下来的防护也不能放松。
学校在开学前都会做好疫情防控演练,返校的一些细节准备等等。所以,作为家长和学生只需要遵照执行,回家后常规防护就可以了。如果出现了呼吸道症状,比如:发热、咳嗽、流鼻涕这些症状,要及时告知学校,进行相关的排查。
流行性感冒:
就是流感,每年这个季节也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流感是儿童感冒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普通感冒和流感有什么区别呢?感冒也叫上呼吸道感染,它可以由细菌感染导致的,称为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可以由病毒感染引起,称为普通感冒,另外支原体感染也会引起感冒,医院医生会经常让化验血,就是要查一下感冒的原因,对症治疗。
感冒的症状一般有流涕、打喷嚏、鼻塞、咳嗽、乏力,有时伴有发热等等,小孩子也可以表现为腹泻。那流感也有这些症状,怎么区分呢?
一是在流感流行季节出现症状要高度怀疑,在每年的冬春季,一般11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你可以看身边感冒的人比较多,那就是流感季要来了。再一个看症状,就是会突然发热,体温上升比较快,一下子就飙升到39-40度,大点的孩子会说嗓子疼、乏力、肌肉酸痛,小点的孩子就是精神差,没有精神。一般发热1天之后才出现咳嗽、流涕等症状,还有感染乙型流感的孩子,还可能仅仅只有消化道症状,表现为发热、呕吐和腹泻,凭着症状和流行季节就可以基本判断得了流感。
流感之所以跟普通感冒区别开来,是因为流感相对来说临床表现重,容易出现并发症,比如流感合并脑炎、肺炎、心肌炎等。如果出现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痰、呼吸增快,甚至呼吸困难、嗜睡、反应迟钝、抽搐,还有严重的呕吐、腹泻伴有脱水症状等等,都提示病情比较重,医院治疗。
那怎么预防呢?分常规预防和疫苗预防。按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预防方式,那就是勤通风、勤洗手,在流行季节不要去密闭的场所,尽量不要接触生病的小朋友。如果生病了呢,就居家休息,痊愈后再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孩子。另外就是打疫苗,建议在每年流感季节到来之前接种流感疫苗,一般每年的10-11月份,最好10月份之前完成接种。
手足口病:
春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手足口病也是家长比较关心和恐惧的疾病,孩子身上一出皮疹就害怕感染上了,主要呢是怕重型手足口病,那情况到底是怎样呢?
手足口病顾名思义就是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可伴有发热、咽喉疼痛。好发年龄5岁以内,3岁以内更常见,更容易发生重症。
传播途径:呼吸道分泌物、口水、大便、皮肤的疱疹里面都有病毒,这些含有病毒的物质接触过的地面、墙壁、玩具都可能有病毒附着,当然也有传染性,当健康的孩子经口摄入这些病毒,比如玩了有病毒的玩具之后吃手,或者患病的小朋友拥抱时,碰到了皮肤上的疱疹,之后吃手,或者直接舔到有病毒附着的玩具、墙壁等,都会导致发病。另外,部分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如果患儿打喷嚏时健康的孩子正好吸入了病毒,也会导致得病。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实际上也是肠道病毒感染,只是疱疹只出现在嘴巴里面,其他的部位没有皮疹,但是孩子咽喉部疼痛特别明显,不能吃东西。疱疹性咽峡炎有个特点,就是体温比较高,有的烧到39-40℃,并且容易合并细菌感染。
手足口病的预防:一是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洗衣服,不要和生病的孩子接触,比如拥抱、分享玩具、餐具等等,不要带孩子去人群拥挤的地方玩耍;
二是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大人也会感染肠道病毒,大多是无症状感染,是带毒者,但是有传染性,病毒在大人呼吸道、手上存留着,所以大人外出回家后,一定要洗脸、洗手后再接触孩子,以免无意中把病毒传给孩子;
三是打手足口病疫苗,目前的疫苗只针对肠道病毒71型有预防作用,要打2针间隔1个月,保护效率可达90%以上,疫苗对于71型病毒之外的其他20余种类型没有预防效果,所以大家也不要以为接种了这个疫苗就认为不患手足口病了,打了疫苗其他类型的病毒感染上了还是会得。
但是大多数的重症是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所以接种这个疫苗还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明显降低重症的发生率。
此外,张喜芳主任还讲授了猩红热、水痘、过敏性鼻炎、哮喘以及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症状和预防。张喜芳主任告诉大家在这个季节常见感染性疾病还有风疹、麻疹、腮腺炎等等,在下一次的线上课堂上会逐一和大家交流。
医院“名医开讲”线上直播将定期推出,邀您足不出户与名医“面对面”。
观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