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荨麻疹的预防
1、荨麻疹患者皮肤偶然痒时需有意识控制,不用用手抓,因为用手抓会让局部温度升高,使血液释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加剧荨麻疹发作症状。
(误区:过度熏艾以为能舒缓荨麻疹)
2、绝大多数的患者属于热性荨麻疹,热敷、熏艾、泡温泉等会使血管扩张,释出更多过敏原,诱发荨麻疹发作。
3、煎炸辛辣刺激食物和隔夜菜容易诱发体内炎症,诱发荨麻疹发作。日常应多吃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及水果,减少吃人工添加剂过多的食品。
4、熬夜、过度运动不仅容易降低身体素质,还容易诱发身体炎症,需要注意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
5、有荨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中要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
6、喝酒、受热、情绪激动、用力等都会加重皮肤血管扩张,激发或加重荨麻疹。橡皮手套、染发剂、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涤剂、化纤和羊毛服装等,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或荨麻疹患者都可能成为不良刺激,应予避免。
7、部分药物能够在体内释放出组胺,如阿司匹林、可待因、奎宁、阿托品、毛果芸香碱等也会引起荨麻疹。
因为荨麻疹发病的本身就是因为炎症活性化学介质的过多释放,包括组胺、5-羟色胺、细胞因子等,它们可以引起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及腺体分泌增加,从而产生一系列局部或全身性过敏症状。
8、日光性荨麻疹患者应尽量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的强光,如果在这些时间非要外出门,必须涂防晒霜,并戴帽子或打伞防晒,尽量不要穿短衣短裤或戴防晒袖套。
9、寒冷性荨麻疹患者可考虑自体脱敏疗法。就是用40度以下的温水每天浸泡一小时,5-6天定期降低1度,慢慢让身体适应。这种方法需要坚持,整个脱敏过程可能要几个月。
10、丘疹性荨麻疹预防:
1)居住环境杀虫防蚊,经常更换床单被套及贴身衣物。
2)如果出现皮疹,尽量避免局部搔抓,可以使用中弱效激素软膏对症治疗,如艾洛松、地奈德、尤卓尔等等,一般搽3-5天即可。
3)如果不幸抓破,局部可以使用抗细菌药膏百多邦或者夫西地酸乳膏预防感染,尽量保持局部创面干燥,因水疱一般表浅,一般很快可以愈合。
皮疹面积广泛或者特别瘙痒的情况下,可以酌情考虑口服抗过敏药物治疗,具体可以咨询皮肤科医生。
2
荨麻疹的治疗
荨麻疹的治疗主要包括4个方面:
病因治疗、局部止痒、药物治疗、免疫调整
01
针对病因治疗
1)进行过敏源检查,并筛查出自身属于哪种类型的荨麻疹。
2)控制饮食,减少摄入假性食物变应原。
3)减少各种物理性刺激:冷、热、压力、光、水等。如寒冷性荨麻疹应注意保暖,乙酰胆碱性荨麻疹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接触性荨麻疹减少不必要接触等。
4)停用可疑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吗啡类等。
02
局部止痒缓解
夏季可选止痒液、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等;
冬季则选可选用止痒作用的乳剂(如苯海拉明霜)。
03
药物治疗
由于荨麻疹的原因各异,治疗效果也不一样。
一线治疗
一代抗组胺药:苯海拉明、多塞平、氯苯那敏、异丙嗪、酮替芬;
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阿伐斯汀、依巴斯汀、咪唑斯汀、奥洛他定、依匹斯丁、苯磺贝他斯汀;
二线治疗
常规剂量使用1-2周后不能有效控制症状,可选择更换品种或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增加2-4倍剂量,联合用药(如抗白三烯药物孟鲁司特)。
三线治疗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3-5mg/kg,分2-3次口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仅用于严重且对任何剂量抗组胺药均无效的患者;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30-40mg,口服4-5d后停药):适用于急性、重症或伴有喉头水肿的荨麻疹;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2g/d,连续5d):适用于严重的自身免疫性荨麻疹;
备注:
1、妊娠期尽量避免使用抗组胺药,相对安全可用氯雷他定。大部分抗组胺药可分泌到乳汁中,相对而言,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在乳汁中分泌水平较低。
2、氯苯那敏可经乳汁分泌,降低婴儿食欲和引起嗜睡,应避免使用;
3、儿童常用药:西替利嗪滴剂、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氯雷他定糖浆等;
4、维生素C、维生素P、钙剂等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可与抗组胺药联用,可加强疗效,寒冷性荨麻疹患者更适用此种联用治疗;
5、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抗组胺药,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使用前请咨询医生,驾驶或操纵机器期间慎用。
6、根据药物的代谢途径选择主要经过肝脏(如氯雷他定等)或肾脏(如西替利嗪等)的抗组胺药物,以减少可能的相互相互作用和肝肾代谢功能的负荷。
7、如果患者从事需要高度注意力集中的工作(如司机、飞行员),建议选择无镇静作用(不会引起打瞌睡)的药物(如非索非那定、氯雷他定等)。
//急性荨麻疹用药策略
·重症或伴有喉头水肿:静脉或肌注地塞米松
·中轻度: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
·伴有休克或伴血管性水肿:肌肉或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慢性荨麻疹用药策略
1、第二代抗组胺药常规剂量
2、用药1-2周后临床评估:
1)症状无改善→更换抗组胺药种类或联合其他抗组胺药→再用药1-2周后临床评估→治疗若还无效,增加2-4倍剂量,甚至联合其他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如:雷公藤、环孢素、糖皮质激素、奥马珠单抗)
2)治疗有效→逐渐减量→用最低剂量维持治疗→完成治疗
//特殊人群用药
一代
二代
儿童
妊娠期
哺乳期
乙醇胺类
苯海拉明
新生儿禁用
B级
避免
氯马斯汀
6岁
B级
避免
烷基胺类
氯苯那敏
新生儿禁用
C级
避免
阿伐斯汀
12岁
B级
避免
吩噻嗪类
异丙嗪
2岁
C级
避免
哌嗪类
羟嗪(安泰乐)
6岁
C级
避免
西替利嗪
2岁
B级
L2
左西替利嗪
2岁
B级
L2
哌啶类
赛庚啶
新生儿禁用
B级
避免
酮替芬
3岁
C级
避免
氯雷他定
1岁
B级
L1
地氯雷他定
1岁
C级
L2
非索非那定
6岁
C级
L2
卢帕他定
12岁
避免
避免
依巴斯汀
2岁
避免
禁用
其他类
咪唑斯汀
12岁
避免
避免
氮卓斯汀
12岁
C级
避免
04
免疫调整
适当可配合脱敏治疗、内服固态活性益生菌甚至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方法。
免疫调整对于缓解荨麻疹作用甚大,但必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参考资料:
[1]严可心,肖汀.慢性难治性荨麻疹的药物治疗[J].临床皮肤科杂志,,49(10):-.
[2][1]扎珍,德吉央宗.左西替利嗪联合白芍总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30(18):39-41.
[3]张好勤,段欢欢,康霞,唐旭华.维生素D与急性自发性荨麻疹的关系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14(16):35-37.
[4]李岐,方宇辉,金哲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与外源性凝血系统启动因子TF的关系研究进展[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43(02):-.
[5]韦堂安.小儿荨麻疹该如何治疗[N].大众健康报,-09-23().
[6]张振东,范苗静,王伟,高睿迪.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12(09):-.
[7]周海伦,王一飞.虫咬?过敏?——说说烦人的丘疹性荨麻疹[N].上海中医药报,-09-18().
[8]周洋.中西药合用治疗寒冷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36(09):-.
[9]陈思文,李湘鹏,许馥容,唐源苑,向丽萍.8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网状Meta分析[J].天津药学,,32(02):40-44.
[10]潘娥,孙仁山.荨麻疹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7(04):-.
[11]马琳,吴景东.慢性荨麻疹中西医治疗进展[J/OL].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7[-10-29].
#学习分享#不同类型的荨麻疹的自测、发病机制及症状表现#学习分享#风吹过就红肿瘙痒?秋日易发荨麻疹究竟怎么回事?#学习分享#为什么人体能繁殖益生菌,还要食用益生菌补剂?
秋冬滋润药茶
长按扫码选择~
星爷医学笔记觉得内容不错请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