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e医院搭起了ldquo

7分钟左右完成一次线上问诊,医院管起来,线上电子处方和快递药品最远到达马来西亚……医院医院架起一座“廉便桥”。

线上处方开到马来西亚

医院的线上电子处方药,近日通过快递抵达马来西亚患者王先生手中。医院上线半年后,开出的第一单海外线上处方,也是电子处方药品配送最远的一单。

王先生第一次到该院看病是在9月23日。他因为腹股沟和臀部长皮疹,按湿疹用药后不见好转,医院皮肤科很有名,特地通过医院远程问诊。

皮肤科医生姜红浩线上接诊后,初步诊断为股癣,确诊需要做真菌检查。但按规定,对初诊患者只能提供咨询和指导,无法开具处方。姜红浩医院做真菌检查明确诊断。

10月15日,王先生再次上线医院,将医院的就诊病历、检查报告单等拍照后上传图片。接诊医生根据其真菌检查结果阳性以及典型的皮疹表现,诊断为股癣。电子处方开出后,王先生手机上完成缴费、提供快递地址,药品直接快递到家。

“外地患者越来越多。”姜红医院,明显感受到线上患者的地域大大拓宽,以往线下患者多来自周边省市如河南、江西等地。据统计,医院线上电子处方已配送至全国各省份。

该院院长魏力介绍,患医院医院就诊后,对比传统线下动辄几小时的就诊过程,整个线上问诊所花费的时间在7分钟左右,真正做到方便快捷。

皮肤病专家团队号已上线

“在当地查一下肝肾功能,两周后再来网上复诊。”11月24日,女孩小洁还在上课,她的母亲医院代她完成了复诊。

小洁因为身上大面积长红色皮疹,于8月17日进行了第一次面诊。网上预约挂好号,父母带着小洁提前一天自驾7小时抵达武汉就诊,小洁被诊断为慢性荨麻疹。小洁的母亲介绍,路费、住宿费等来回花销近元。

慢性荨麻疹需要定期复诊,医生得根据治疗效果加药或减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病情非稳定期7天复诊一次,病情稳定后常规每半个月复诊。第一次为小洁面诊的姜红浩当即推荐了医院。

自第一次面诊后3个多月的时间里,小洁的母亲与姜红浩共进行了7次网上复诊。经反复调整用药量,小洁的病情控制得非常好,药品均快递到家,她也不用耽误学习。

“医院线上问诊,为慢性病患者的复诊、病情管理,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姜红浩介绍,以往很多患者住院治疗时,病情控制好了,出院后没有维持治疗,病情很快复发,不得已再次入院。如此反复,增加了患者医疗负担。

自医院上线以来,多名慢性病患者通过线上进行了复诊。线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具相应的检查和治疗项目,患者完成相应项目的自助预约后,抵达线下检查和治疗场地,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更重要的是,慢病患者进入目标管理患者群后,系统会主动提醒患者复诊、发送健康宣教内容。

目前,医院的全新产品皮肤病专家团队号已上线。与以前由一位专家为一位患者提供诊疗服务不同,新产品是由3人~5人的专家团队为一类患者跟踪管理病情。魏力表示,“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有望让慢病患者依从性更好,从而达到控制病情、降低严重并发症,以及帮助医保省钱、帮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辅医”服务引入线上候诊间

据统计,截至12月4日,医院医院共开设线上科室39个,上线医生名。线上问诊总量达到单,开具处方总量个,配送药品合计单。疫情暴发后,这家医院建设加速。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其线上问诊量一直处在稳定的上升中。

该院优化医院线上问诊流程,创新性地将“辅医”服务引入医院线上候诊间。“辅医”在诊前完成对患者进行预问诊,即由人工智能与专业医生共同完成,引导患者完成诊前智能问答、填写病情概要、上传患处图片,智能生成诊前电子病历。这一做法有效解决了目前医院普遍存在的医生接诊效率低、候诊等待时间长、用户体验差等问题。

此外,医院还积极拓展即时通讯问诊渠道,以语音沟通和视频连线为主,辅以文字说明和图片传输,创新推出“多维度即时通讯线上问诊模式”,大大减少了患者以图文或电话等单一方式问诊的局限性。

魏力表示,疫情防控常态化,意味着对在线诊疗的需求、对“互联网+疫情防控”的需求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处于较高水平,医院将成为一个得力平台,医院统筹调配医疗资源,精细测算线上线下医生投入,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便利、优质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

文:本报记者毛旭通讯员谯玲玲

编辑:于梦非

审核:曹政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jxinjian.com/xztp/64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