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
如果流感来了,
我们应该怎样防控呢?
造成流感的原因
冬季是“流感”传播的温床。因为幼儿机体发育还不健全,免疫力差,一年四季都可能受流感病毒攻击,尤其是冬天幼儿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感染,其原因是:
冬天天气寒冷,风势强劲,人体容易受寒,使其抵抗力减弱,病毒便乘虚而入,侵袭呼吸系统,引发“流感”。
流感病毒会通过空气传播。在冬天,人们多半时间在室内活动,又因怕冷经常把窗户关闭,导致空气不流通,病毒更容易感染。另外,冬季气候干燥,人的呼吸系统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引发或者加重呼吸系统的疾病。
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流感病毒的繁殖速度加快,鼻部和肺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运动减缓,灰尘、病毒等易附着在黏膜上,也容易患上“流感”。
普通的感冒
是由其他病毒或者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少部分为细菌感染所致,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大多是散发,但不会出现大流行。普通感冒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注意休息、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还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流行性感冒
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会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TAKELIFESERIOUSLY"
一般情况下,流感的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但是要确诊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测。如果病原学检测是流感病毒阳性的话,可以确诊为流感。
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感是一个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包括:
流感的传播途径
有哪些?
近距离的飞沫传播
间接的接触传播
1.近距离的飞沫传播,这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一般流感患者或者流感病毒携带者通过说话、咳嗽、打喷嚏的时候喷出的飞沫,携带有大量流感病毒。如果一个健康的人与他们面对面或者离得比较近,比如在1米之内甚至2米之内,就很容易感染流感病毒。
2.间接的接触传播,这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传播途径。如果接触了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比如桌面、门把手,再用手去接触自己的眼睛、鼻黏膜,也会造成感染,这是所谓的间接接触传播。
"TAKELIFESERIOUSLY"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以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包括: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时间不少于15秒。
2.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
3.出现流感症状之后,如果咳嗽、打喷嚏的时候,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4.家庭成员如果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或慢性病患者这种高危人群的时候,更应该注意防护。
5.当家长带有医院就诊时,要做好患儿自身的防护,比如戴口罩,避免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也避免交叉感染。
6.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中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者应居家休息,不带病上班、上课,减少病毒的传播。
7.流感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疾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个人预防流感一个有效的手段,它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患流感以及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哪些人需要接种
流感疫苗?
6月龄以上
无禁忌症的人群
所有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因此6月龄以上无禁忌症的人群均可接种流感疫苗。考虑到不同人群患流感后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结局不同等因素,《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推荐以下人群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
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等。
哪些人群不能接种流感疫苗?
1.据专家介绍,对鸡蛋过敏的人、严重的过敏体质者,均不宜接种流感疫苗。此外,正在发热或急性感染期的患者也要推迟接种。
2.另外,接种流感疫苗后,注射局部如果出现疼痛、红肿为正常。少数人会出现高烧、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喘鸣、荨麻疹、苍白、虚弱、心跳过速和头晕,此时应立即就医
希望各位家长朋友和可爱的孩子们都能健健康康,家长一定要注意以上这几个方面,做好对流感的预防,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增强,避免被流感侵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远离流感。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