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发季到来,注意识别宝宝出疹性疾

文/艾德

自从进入了炎炎夏日,家长们大概都被朋友圈中逐渐出现的“手足口病高发期”吓坏了。每年的5-7月,由于天气炎热,空气潮湿,不少夏季传染病开始流行,各地区也贴出疾控公告,建议家长对手足口病等疾病保持警惕。然而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可能还是弄不明白这个每年来一次的宝宝常见传染病。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A组柯萨奇病毒(CoxA)等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传播,所以夏季成为了其高发时期。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胃肠道传播:即粪-口途径。

呼吸道传播:飞沫、咳嗽、打喷嚏等。

亦可因解除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一、普通病例:即轻症手足口,占99%左右。

半数宝宝发病前1-2天或发病时伴发热,体温38℃左右。

起病初期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头痛等。

四部曲:患儿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可出现斑丘疹和疱疹。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水疱和皮疹通常在1周内消退。

手、足、口病损不一定会全部出现!

二、重症病例:极少数

出现神经系统、呼吸及循环障碍表现:精神不振,嗜睡、频吐、甚至抽搐;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心前区不适、腹痛、手脚发凉等,如出现这些情况多提示病情较重。

少数,特别是EV71感染患儿,病情凶险,有致死可能。

▼出疹性疾病鉴别需知

长疹子是很多宝宝一不注意就会出现的症状,那么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手足口病呢?为此我们总结了以下表格供家长们参考:

手足口病VS疱疹性咽峡炎VS水痘VS丘疹性荨麻疹

而对于不典型、散在的手足口病,很难与出诊发热性疾病鉴别,需做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疫苗:国内已有针对手足口病EV71病毒的疫苗批准注册生产,但目前未广泛普及,家医院进行咨询接种。

2、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注意家庭环境卫生。

3、减少接触: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少让宝宝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感染的机会。

4、及时治疗:一旦怀疑或者确诊感染,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密切观察病情,以免延误治疗。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医信共同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邮箱:yxfepd

easyhin.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jxinjian.com/xztp/65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