癣
癣主要包括头癣、手癣和脚癣等。头癣是发生于头部毛发及皮肤的真菌病。表现为头发无光泽,脆而易断,头皮有时发红,有脱屑或结痂。结黄痂致永久性脱发的是黄癣,脱白屑而不损害毛发生长的是白癣,均有传染性。口服灰黄霉素有效,还应配合剃发、清洗和患处涂药。手癣是由于真菌侵犯手部表皮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性皮肤病,多以足部传染而来,亦可直接发病。其临床特点是,初起紫白斑点、瘙痒,以后叠起白皮而脱屑,日久则皮肤粗糙变厚延及全手。本病人冬易皲裂疼痛。脚癣俗称脚湿气或香港脚,是由丝状真菌侵人足部表皮所引起的真菌性皮肤病。
1、茯苓荆皮泡脚方原料:土茯苓、土荆皮、川黄柏、白鲜皮、大枫子肉、百部、半边莲、地肤子、苦楝根皮、蛇床子。(剂量略)制用法:
(中草药):将上述诸药共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毫升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等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日1次,每次熏泡40分钟,10日为1个疗程。
(中药免煎颗粒):只去掉浸泡煎煮去渣取汁步骤,其余步骤同上。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渗湿,燥湿止痒,杀虫去廯。主治各型足廯。
2、丁香苦参泡脚方原料:丁香、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地榆。(剂量略)
制用法:
(中草药):将上述诸药共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待药液温度适宜时泡脚。每次10~15分钟,每日5~6次,每日1剂,1剂水煎2次。
(中药免煎颗粒):只去掉浸泡煎煮去渣取汁步骤,其余步骤同上。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3、三黄蛇蜕泡脚方原料:黄芩、黄连、黄柏、蒲公英、明矾、土槿皮、蛇床子、蛇蜕。(剂量略)制用法:
(中草药):将上述诸药(除明矾外)共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再将明矾放人,溶化后待温度适宜时泡脚。每次5~10分钟,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日1剂,连续5~7日。
(中药免煎颗粒):只去掉浸泡煎煮去渣取汁步骤,其余步骤同上。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
湿疹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其临床特征分别为:急性湿疹,常循定规律发生,开始为弥漫性潮红,以后发展为丘疹,水疱,密集成群,有奇痒等。亚急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转来,皮损炎症较轻,以鳞屑和结痂为主,可有轻度糜烂和瘙痒。慢性湿疹由亚急性湿疹转来,病变外皮肤增黑浸润,表面粗糙,反复发作,常期不愈。中医认为是风湿热侵入肌肤而成。急性、亚急性以湿热为主,慢性乃久病耗血所致。
1、板蓝根苦参泡脚方原料:板蓝根、生地黄、苦参、白鲜皮、黄芩。(剂量略)
制用法:
(中草药):将以上5种药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毫升温水同入泡脚盆中。一边泡脚,一边用纱布蘸药液清洗患处。每晚1次,每次30分钟,7日为1个疗程。
(中药免煎颗粒):只去掉浸泡煎煮去渣取汁步骤,其余步骤同上。
功效主治:清热化湿止痒。主治急性湿疹,症见皮肤潮红、灼热瘙痒、水疤、糜烂、抓破后渗水。
2、芭硝蛇床子泡脚方原料:芒硝、蛇床子、白鲜皮、苦参。(剂量略)
制用法:
(中草药):将上述诸药除芒硝外,放入锅中,清水浸泡20分钟,加水毫升,煮沸20分钟后去渣取汁,再溶入芒硝混匀。先用毛巾蘸药液外搽患处,待温度适宜后泡脚。每次3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每日换药1剂,7日为1个疗程。
(中药免煎颗粒):只去掉浸泡煎煮去渣取汁步骤,其余步骤同上。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3、苍耳子白鲜皮泡脚方原料:苍耳子、银花藤、防风、白鲜皮、蛇床子。(剂量略)
制用法:
(中草药):将以上5味药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毫升温水同入脚盆中。一边泡脚,一边用纱布蘸药液清洗患处。每晚1次,每次30分钟,7日为1个疗程。
(中药免煎颗粒):只去掉浸泡煎煮去渣取汁步骤,其余步骤同上。
功效主治:散风除湿止痒。主治各类慢性湿疹。
痤疮痤疮即粉刺,为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颜面,亦见于上胸及背部。初起为毛囊口之黑头粉刺,状如丘疹,周围色赤,用手挤压,有米粒样白色粉汁。有时顶部有小脓疱,有的可形成脂瘤或疖肿。该病缠绵,此病缠绵,此愈彼起,一般在28~30岁自然消失。愈后不留瘢痕,但严重者可呈橘皮脸或遗有小瘢痕。粉刺多因过食酒肉,肺胃积热上蕴,气血凝滞,血郁痰结所致,亦有因化妆品或接触沥青发病者。现代医学称为青年痤疮、寻常性痤疮,认为是一种皮脂腺分泌过多,形成粉刺后又继发感染所引起的慢性化脓性毛囊炎。
1、枇杷叶桑白皮泡脚方原料:枇杷叶、桑白皮、黄连、黄柏、人参、甘草。(剂量略)
制用法:
(中草药):将上述诸药放人锅中,加水毫升,煎煮后去渣取汁,泡脚。每日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中药免煎颗粒):只去掉浸泡煎煮去渣取汁步骤,其余步骤同上。
功效主治:宣肺解毒。适用于痤疮。
2、马齿苋紫丹参泡脚方原料:马齿苋、金银花、山豆根、绵茵陈、紫丹参、黄柏、苦参、山栀子、川芎、苍术、细辛5克。(剂量略)
制用法:
(中草药):将诸药分别择净,共入锅中,加入清水少许,先浸泡5-10分钟,水煎取汁,将药液倒入一部分在碗中,用消毒药棉蘸药液外搽患处,再将剩余药液倒入浴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泡脚。每次10-20分钟,每日2次,每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连续1~2个疗程。(中药免煎颗粒):只去掉浸泡煎煮去渣取汁步骤,其余步骤同上。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3、生地生大黄泡脚方原料:生地黄、丹皮、赤芍、生大黄。(剂量略)
制用法:
(中草药):将生地黄、赤芍、丹皮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后放人生大黄,再煮5分钟,去渣取汁。待药汁放置至40°C时,清洗颜面痤疮部位,然后倒入脚盆中,泡脚。每次30分钟,每晚1次,20日为1个疗程。
(中药免煎颗粒):只去掉浸泡煎煮去渣取汁步骤,其余步骤同上。
功效主治:清热泻火,泄肺通便。主治各类痤疮,对伴有大便秘结者尤为适宜。
荨麻疹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荨麻疹可发生于胃肠道,出现恶心、呕吐、刺痛、腹泻、食欲减退等,体内有灼热感,口干烦躁,严重者有呼吸困难,甚至有窒息的危险,此乃因喉头水肿的缘故。慢性荨麻疹全身症状轻,初起皮肤瘙痒,搔之即有鲜红圆形或不规则形风团,多数孤立散在出现,若风团融合可呈片状隆起泛于全身。荨麻疹的特点是,数小时内风团会消失,但新的风团又生,此起彼伏;消退后不留痕迹,一日内可发数批。本病与遗传因素和特异过敏体质有一定关系,也可因精神、物理、伙酒、食鱼、昆虫叮咬等因素诱发。
1、白鲜皮白矾泡脚方原料:白鲜皮、土茯苓、苦参、蛇床子、食盐、白矾(后下)、荆芥、花椒。(剂量略)制用法:
(中草药):将上述诸药择净捣碎,放入锅中,加水毫升、煮沸20分钟后去渣取汁、加入白矾。先用毛巾蘸药液外搽患处,待温度适宜后泡脚。每次3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分每日换药1剂,病愈即止。
(中药免煎颗粒):只去掉浸泡煎煮去渣取汁步骤,其余步骤同上。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透疹止痒。适用于慢性荨麻疹。
2、荆芥花椒泡脚方原料:荆芥、白矾、蛇床子、食盐、花椒、土茯苓、苦参、白鲜皮。(剂量略)
制用法:
(中草药):将上述诸药共入锅中,清水浸泡20分钟,加水毫升,煮沸20分钟后去渣取汁。先用毛巾蘸药液外搽患处,待温度适宜后泡脚。每次3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每日换药1剂,病愈即止。
(中药免煎颗粒):只去掉浸泡煎煮去渣取汁步骤,其余步骤同上。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止痒。适用于荨麻疹剧痒。
3、防风蝉蜕泡脚方原料:防风、蝉蜕、黄芩、黄柏、连翘、荆芥、苦参、白鲜皮、升麻、苍术、生石膏。(剂量略)
制用法:
(中草药):将上述诸药择净,共入锅中,加清水浸泡20分钟,再加水毫升,煮沸20分钟后去渣取汁,待温度适宜后泡脚。每次3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每日换药1剂,病愈即止。(中药免煎颗粒):只去掉浸泡煎煮去渣取汁步骤,其余步骤同上。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适用于荨麻疹。
皮肤瘙痒症皮肤痒症是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损害的皮肤病,可分为全身性与局限性两种。其临床表现为初起并无皮肤损害,由于瘙痒难当经常搔抓,患处可出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化或湿疹样变,有时可继发感染。
1、薄荷杭菊花泡脚方原料:薄荷、红花、白芷、羌活、桑叶、杭菊花、防风、僵蚕。(剂量略)。
制用法:
(中草药):将上述诸药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泡脚。
(中药免煎颗粒):只去掉浸泡煎煮去渣取汁步骤,其余步骤同上。
功效主治:祛风清热,活血止痒。适用于皮肤瘙痒症。
2、苦参赤芍泡脚方原料:苦参、生地黄、赤芍、白鲜皮、薄荷。(剂量略)
制用法:
(中草药):将上述诸药放入锅中,清水浸泡20分钟,加水毫升,煮沸20分钟后去渣取汁。先用毛巾蘸药液外搽患处,待温度适宜后泡脚。每次3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每日换药1剂,7日为1个疗程。
(中药免煎颗粒):只去掉浸泡煎煮去渣取汁步骤,其余步骤同上。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止痒。
3、地肤子朴硝泡脚方原料:地肤子、苦楝皮、马齿苋、鱼腥草、龙胆草、枯矾、朴硝、蛇床子、白蔹。(剂量略)
制用法:
(中草药):将上述诸药共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20分钟,煎数沸,取药液与毫升开水同人脚盆中,趁热熏蒸患处,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日2次,每次40分钟,7日为1个疗程。
(中药免煎颗粒):只去掉浸泡煎煮去渣取汁步骤,其余步骤同上。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止痒。适用于皮肤瘙痒症。
小傅聊养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