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录
王某女24岁
年5月12日星期四
主诉:反复身起红疹4年余,加重一年余
现病史:自4年前不明原因开始身起红疹,医院治疗半年,未见明显作用,长期服用西替利嗪、甘草酸甘片,现仍容易反复发作。现:服药期间偶有发作,与皮肤颜色相近,起风团样,瘙痒,稍有灼热感,相对恶热,腰腹、脖子,耳后均易发,口干不明显,醒后易口苦,蒸桑拿后好转,颈部不适,空调房觉恶寒,熬夜多,胃口尚可,冷饮不多,手足心热,易汗出,食后易腹胀,每年夏天手指觉发热,肿发痒,随即则则消退,大便正常,小便稍黄。
月经:期准,量少,色深,血块多,无痛经。无经前不适,无腰酸。颜面易长痘,瘙痒,且伴有疼痛。
舌边尖稍有红点,苔根部稍黄厚。
脉弦细,右关浮眼睑淡红。
印象:厥阴肝血虚,少阳有风湿郁热。
方药:柴胡秦艽汤加减
柴胡10g黄芩10g秦艽15g白芍10g
半夏10g党参10g炙甘草6g大枣15g
当归10g茯苓15g白术10g丹皮10g
7剂
年5月20日星期五
上次服药期间,逐渐停用西药,当天则夜间则开始起红疹,色红,风团块,色红,稍有灼热,瘙痒明显,先颈部后及背部四肢,至最后嘴唇偏厚,自觉手掌肿胀,晨起口苦减轻,胃口尚可,手足心易汗出,前一个月开始白带偏多,偏绿,无异味,外阴瘙痒,小便偏黄,大便正常。
舌尖红点,苔根部黄厚(药染)白睛偏红唇色稍暗。
左弦细,右关浮减,
辨证:厥阴阴虚不足,虚风内生,脾气偏虚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丹皮10g焦栀子10g当归10g炒白芍10g
苍术10g柴胡6g炙甘草6g荆芥10g
防风6g蝉衣6g紫荆皮15g路路通10g
生地10g茯苓15g
7剂
外洗方:艾叶15地肤子15白鲜皮15生地黄剂
年5月27日星期五
西药逐渐改为半粒,风疹近来未发。现:风疹未作,晨起仍有口苦,胃口稍可,痤疮未发,近来较之前易汗出,前几天醒后肩膀痛,使用拔罐后,睡眠较难入睡,无明显口干,白带减少,外阴瘙痒未作(经前后出现),小便偏黄,大便正常。每星期汗蒸一次。
舌尖红点减轻,苔根部黄厚(药染)白睛红减轻唇色仍暗红
脉弦偏数,右关已不浮。
辨证:病势减,热象较前重
方药:
丹皮10g焦栀子10g当归10g炒白芍10g
苍术10g柴胡6g炙甘草6g荆芥10g
蝉衣6g紫荆皮15g路路通10g生地10g
黄芩10g夜交藤15g
7剂
外洗方:守方
年6月6日星期一
药后风疹未作,西药维持半粒,晨起口苦未减,近来几天面部痤疮复作,瘙痒,睡眠不规律,梦多,无明显口干,无心慌心悸,白带稍多,无异味,手足心汗出,手心偏热,胃口尚可,小便黄,稍有灼热感,大便近一星期不成形,臭秽。
舌尖红,苔根部微厚(刚刷舌苔)白睛偏红
脉已不弦,偏细数。
辨证:病势减
方药:
丹皮10g焦栀子10g当归10g炒白芍10g
苍术10g柴胡6g炙甘草6g荆芥10g(后下)
蝉衣6g薏苡仁30g败酱草15g蒲公英15g
7剂
年6月13日星期一
药后风疹未发,仅一次内衣肋骨旁因内衣过紧导致,色红,稍有瘙痒感,现西医隔天半粒,痤疮减,睡眠至两三点易醒,醒后较难入睡,至六七点睡后则安稳至下午1-2点,无口干,晨起口苦已不明显,手足心热易汗出,胃口佳,小便黄,稍有灼热感,大便转成形。
末次:6月13日,无痛经,量不多,血块较前少。
舌质微红,苔薄白(已刷舌苔)眼睑半红半白
脉稍细数。
辨证:风湿已减退,肝肾阴虚仍在
方药:滋水清肝饮
熟地24g山茱萸12g山药15g茯苓15g
泽泻10g丹皮10g焦栀子10g柴胡10g
白术10g炙甘草6g丹参15g益母草30g
酸枣仁15g
7剂
年6月20日星期一
面色转白,痘印消退。
药后风疹未作,睡眠仍不佳,入睡困难,稍觉气短,胸闷,眼睛痒,左侧卧位觉不适,无口干,口苦不明显,稍喜冷食(经期更明显),手心仍易汗出,小便晨起黄,大便稍不成形。
舌质淡红,苔薄白。嘴唇外侧稍暗
脉细稍弦。
辨证:肝肾阴血仍在,有痰热在上焦?
方药:十味温胆汤加减
半夏10枳壳10陈皮10茯苓30
炙甘草6酸枣仁15熟地15五味子8
党参10制远志8夜交藤15
7剂
年8月10日星期三
染发后当天夜间稍有发作,前段时觉食海鲜,以及饮红酒红,稍有发作,内衣压痕处为多,瘙痒没之前厉害。目前:夜间易发作,内衣压痕处,瘙痒,稍觉热,平时空调房中恶寒,面部长痘,手心易汗,偶有在户外热的时间久则手胀,腋下汗多,睡眠佳,胃口尚可,小便黄,大便粘滞。
舌质淡红,苔根部稍白腻唇色暗红
脉弦稍数。
末次:7月13日,量偏少,色深,血块少,行经一星期。(中途有服避孕药,染发)
印象:厥阴血少,太阴风湿邪有郁热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麻黄10g连翘15g赤小豆30g杏仁10g
桑白皮10g炙甘草6g鸡血藤15g刺蒺藜30g
路路通15g车前子15g
7剂
回访2年,风疹未发作,仅偶衣服穿紧时略有瘙痒。
杭州中医蔡良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