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天气渐热,柳絮杨絮漫天飞,“荨麻疹”也进入高发期。因为病发时瘙痒难忍,越抓皮疹越多,越抓越痒,让人苦不堪言。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避免荨麻疹找上门?若不小心中招了该怎么办?
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疹”,也叫做“风疹块”,医学术语称之为“风团”。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凸起斑块,并伴有瘙痒。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易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
荨麻疹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荨麻疹患者一般是过敏体质,诱发过敏症状产生的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条件作用下导致的结果。比如在熬夜晚睡、过度劳累、受凉或受热、过量运动、饮酒、情绪紧张或精神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下,即使是平时接触无过敏反应的物质,都有可能会引起荨麻疹等皮肤过敏症状。门诊有些患者平时吃海鲜牛肉等不过敏,但有时吃就会过敏,于是问为什么。我问患者是不是近期工作压力大或精神紧张,有熬夜晚睡的情况,患者说是的。”医师解释,在身体免疫失衡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荨麻疹,如果休息好了再吃海鲜,可能不会出现荨麻疹。荨麻疹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有这几类:药物、食物及食物添加剂;吸入性(花粉,动物皮毛,真菌孢子,尘螨等);感染(病毒或细菌);昆虫叮咬;冷热运动;内分泌(黄体酮);内科性疾病(红斑狼疮,淋巴瘤,风湿病,甲亢,癌肿等);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家族性寒冷荨麻疹)。
荨麻疹患者日常生活中的禁忌
1、尽量不要去抓挠:不要用手去抓瘙痒部位,不但不能止痒,还会越抓越痒。抓痒时的温度会提高会使血液释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加恶化症状。
2、尽量不要热敷:热敷是对患处的另一种刺激,因为热敷会使血管扩张,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
3、注意饮食: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酒(包括药酒)、辣椒、油炸类食品、咖啡、海鲜等。大家俗称的“发物”,则需根据食用后皮疹症状有无加重再做决定。可适当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新鲜蔬果。
4、注意皮肤清洁:荨麻疹患者或有荨麻疹病史的人,平时要多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减少接触花粉及过量粉尘。另一方面也要多注意衣服等身体接触物的卫生护理,减少接触橡皮手套、肥皂洗调剂、染发剂、羊毛制品等。
5、调养生息:压力过大、焦虑、精神紧张都有可能导致内分泌水平波动,有可能会诱发荨麻疹。因此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态。平时可适度运动,提高免疫力。
荨麻疹如何治疗
治疗荨麻疹,首先要找到病因及诱因,对症治疗。常使用的药物有:抗组胺药,维生素C,钙剂等。有感染者需用抗感染药,严重荨麻疹有过敏性休克或喉头水肿的患者要用肾上腺素,一些严重急性或血清病型荨麻疹患者则要用激素。荨麻疹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认为:本病皆因禀赋不耐,①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郁于肌肤,致使营卫失调而发病。②服食鱼虾、荤腥等发病或饮食失宜致湿热内生,加之复感风寒风热之邪,肠胃湿热,内不疏泄,外不透达,邪气郁于腠理而发病。③平素体弱、气血虚、气虚卫外不固,血虚生风,致使病情反复。④情志不畅,冲任不调,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灼伤阴血,肝肾不足,肌肤失养,生风生燥所致。
临床上,如果是风热相搏,风疹团成红色、相互融合成片,触之有灼热感,病人自觉瘙痒难忍、遇热加剧,伴有轻微发热、恶风,心烦口渴,治宜疏风清热;
如果是风寒外束,风疹团色淡红甚至偏白,若被风吹或接触冷水,常会加重瘙痒,伴有恶风畏寒,治宜疏风散寒。如果是卫外不固,皮疹形态主要以丘疹为主,风疹团反而少见,多半出现在出汗后,受风发生,常会瘙痒不止,治宜补气固表;如果是气血两虚,风疹团颜色淡红或者不明显,反复发作数月甚至数年不愈,有时候甚至劳累后发作,治宜益气养血。女性常因冲任失调,风疹团主要分布在下腹、腰部、大腿等区域,颜色淡红,经前加重,经后症状逐渐消失,治宜调摄冲任;
如果是血瘀经络,风团色泽暗红或紫红,多位于受压迫部位,比如腰带、表带、女性内衣肩带等,治宜理气活血、宣通经络。荨麻疹的分型辨治
1.风热型:症见风团鲜红、瘙痒剧烈,患处灼热、遇热加重、遇冷减轻,或伴恶寒发热、咽喉肿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处方:当归20克,石膏20克,苦参20克,生地黄2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知母10克,薄荷10克,地肤子10克,白鲜皮10克,菊花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2.风寒型:症见皮肤瘙痒、风团色白、愈抓愈痒,遇风遇寒加重、得暖减轻,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治宜疏风散寒。处方:姜15克,当归20克,川芎6克,白芍6克,桂枝6克,麻黄6克,羌活6克,荆芥6克,防风6克,地肤子6克,白鲜皮6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3.胃肠湿热型:症见皮肤突然出现疹块、瘙痒,时起时消,发作时伴有胃肠道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平时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大便不调,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处方:当归20克,苦参2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荆芥10克,白鲜皮10克,地肤子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4.血虚风燥型:症见风团反复发、日久不愈、午后或夜间加重、烦躁易怒、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质红少津、脉沉细,治宜养血祛风。
处方:当归20克,生地黄20克,黄芪15克,何首乌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地肤子10克,白鲜皮10克,白蒺藜10克,蝉蜕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文中处方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温馨提示:药物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