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慢性荨麻疹病友最想问的问题,也有皮肤科医生最想告诉患者的知识。那些在急匆匆的门诊上没法展开的“长聊”,都浓缩在这栏“话说荨麻疹”里了。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得了它的人皮肤会出现像被蚊子咬过一样的“包包”,严重的会出现大片的风团。
这些瘙痒的小疙瘩一般在24小时之内可以消退干净,但是容易此起彼伏,反复发作。
在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如果这样的症状持续了6周以上,那么就会被诊断为慢性荨麻疹。
说起慢性荨麻疹,很多人都会感慨它很“难治”。
医学中关于“难治性荨麻疹”是这样定义的,一般是指使用了4倍剂量或是联用了好几种抗过敏药,仍然控制不好的荨麻疹,但实际上这种严重程度的比例不会超过三成[1]。
既然只有小部分人的治疗是常规用药不能起效的,为什么大家还会一致感慨慢性荨麻疹“难治”呢?
这是因为,虽然大部分患者在服用抗过敏药期间可以控制得很好,但很多人一旦停药就会发作,不得不吃上较长时间的药。
一般来说,慢性荨麻疹的平均病程是2-5年左右[2],因此在西方国家,治疗策略是劝病人坚持每天服用抗过敏药,能坚持到5年以上,这个病多半也就“捱”到头了。
但这个过程毕竟很“难捱”,因此有很多病友会寻求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讲究“辨证论治”,也就是根据病人的具体表现“对症下药”。
虽然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太一样,但在慢性荨麻疹中,我们还是观察到有部分患者具有共同点。这类患者以女性为多,年轻及年长均有,平素体质较差,比较容易疲劳和感冒,冬天会特别怕冷,而且也容易在吹风或是受冷的情况下出现病情加重。
对于这类患者,用上祛风解表或是凉血清热的常规治法,效果并不好。
医院卢传坚教授提出,这类患者发病的根源在于“脾肾阳虚”,也就是自身的阳气不足。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意思是:阳气就像一层盔甲一样挡在体表,以便抵御外界的风寒邪气,中医有时也会把这层固护在外的正气称为“卫气”。
如果人体本身的阳气不够了,不能“支援”卫气的护卫工作,体表的“保护层”就会有“漏洞”,因此患者便容易感冒,而且受不了风冷的刺激;一旦有些小小的风邪或寒邪侵犯肌表,阳气和它“打架”又打不赢,就表现为荨麻疹的反复发作。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赶跑“敌人”是不够的,还得使我方的“士兵”强壮起来才行。
因此,对这种“阳虚型”的慢性荨麻疹,需要先补足脾肾中的阳气,使体表的卫气得到充足的“内援”,才能做好“护卫”工作。故卢教授治疗这类患者喜以温脾补肾作为治疗大法,兼以益气祛风固表,临床屡获良效。
总而言之,慢性荨麻疹对于中西医来说都是有一定治疗难度的。
西医的抗过敏药是以控制症状为主,存在“停药难”的问题;中医药的治疗特色是辨证论治,尤其重视标本兼顾,在解除标症的同时,通过固护正气达到治本的目的,实现稳定病情,减少复发,乃至不发作的治疗效果。
专家介绍
卢传坚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弟子,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人才培养对象,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学术带头人,银屑病临床与基础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曾荣获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南粤巾帼创新十杰”、“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
招募通知
您是慢性荨麻疹病友吗?目前,医院正在开展一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项目。本项研究已经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医疗道德审议,由医院皮肤科具体实施。现诚招慢性荨麻疹志愿者参加本项目。
入选条件
①符合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诊断;
②年龄18-65岁;
③能配合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若筛选合格参加研究
您将会得到以下受益
①治疗期间免挂号费,药物全部免费,免费体检2次;
②医师全程跟踪您的病情4个月左右。
名额有限
如果您或您周围有人
符合以上的各项条件
并且愿意参加本项目
请尽快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林医生、郭医生
联系(可短信或电话报名)
研究单位: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