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白菜可致白血病藿香正气水抹肚脐能退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共同发布的“每月科学流言榜”6月流言榜发布——

甲醛白菜可致白血病?喝可乐真的会杀死精子

反手摸肚脐就是好身材?这些是真的吗?流言一:白菜含甲醛可导白血病?有媒体曝出河北、山东等地蔬菜批发市场中贩卖的白菜喷洒了甲醛溶液,将其作为白菜防腐的特殊保鲜剂。而早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甲醛列为一级致癌物,并发报告称甲醛超标可能诱发白血病。因此,甲醛白菜会导致白血病的消息在朋友圈不胫而走,大为流传,这是真的吗?图片来源:网络

“甲醛白菜”对消化道和身体不足以造成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食品安全的副教授朱毅介绍说,夏季气温高,加之白菜水分较大,同时由于很多菜商缺少蔬菜在长途运输中所需的冷藏设备,很多白菜会在运输过程中腐烂坏掉。菜商便在白菜上喷洒甲醛以保鲜,这样既保持了白菜的新鲜度,也减少了菜商经济上的损失。那么这样做会导致白血病吗?朱毅表示,甲醛白菜由于刺鼻的气味会对呼吸道和内脏造成损伤,对呼吸道的损害更大。但是作为食物进入消化道对人体并不足以造成危害,这是因为甲醛具有易溶于水易挥发的特性,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甲醛会挥发掉一部分。再加上浸泡、认真清洗,煮熟之后白菜上残留的甲醛是微乎其微的。因此,经过这些环节后,“甲醛白菜”对消化道和身体不足以造成影响,可以放心食用。如果市民对买到的白菜不放心,朱毅建议,可以扒掉白菜外面的一层,再用清水浸泡、认真清洗几遍,这样可以基本洗掉甲醛在白菜上的残留量,保证食用安全。流言二:喝可乐真的会杀死精子?这是一个老谣言,但还是有人相信。夏天到了,很多人都喜欢喝冰镇可乐,追求凉爽刺激。但是,有些人也会担心,尤其是那些准备要宝宝的男士,总是会被一个传言困扰——那个传言就是:据说可乐能杀死精子。这是真的吗?图片来源:网络

喝可乐如果能杀精,还要避孕药干吗

精子存活需要低一些的温度,那它会不会被从嘴巴里喝进来的冰镇可乐杀死呢?这就涉及到可乐在人体内的代谢问题了。男人是不会把精子放到可乐里的,男人们只是喝可乐而已。在饮用可乐后,可乐会被人体的消化系统消化吸收掉,可乐本身无法直接接触精子,只有可乐的代谢产物进入人体后才有可能接触到精子。丹麦医生詹森曾对名年轻男子的精子质量和可乐摄入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除非是巨量摄入,否则每天正常饮用可乐根本不影响精子的数量、活力与形态。那么这个“巨量”究竟是多少呢?实验发现,要使精子活力降低或精子数量减少,正常男性必须每天至少喝两瓶大可乐,并长期坚持。这对于正常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可乐杀精的说法都不科学。换句话说,喝可乐如果能杀精,那还要避孕药干吗?流言三:反手摸肚脐就是好身材?有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女孩子反手能摸到肚脐眼的身材就是好身材,如果摸不到,要减肥。美国专家真的说过这样的话吗?图片来源:网络

抱歉,我们没找到这个研究

记者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特意去查了到底有没有哪个奇葩美国科学家专门研究了这件事……答案是:并没有!我们首先搜索了一下“bellybuttonfitness”,发现根本没有相关研究,然后又放宽搜索条件只搜了“bellybutton”,结果还是没有与反手摸肚脐相关的研究。最后又搜索了一下比较高大上的代表肚脐的词汇Navel,结果更是搞笑,除了研究者的名字中有Navel之外,剩下基本全是研究脐橙的。至此我们基本可以断定,“美国科学家的研究”纯属无稽之谈。现在跟科学沾点边的事就喜欢在前面冠上“美国科学家”的旗号,忽悠成功指数瞬间提高。流言四:Wi-Fi对人体有害?WiFi其实是一种高频无线电信号,它能实现无线连接。也有人担心,WiFi信号这么强,几层墙壁都能穿过去,那它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图片来源:网络

路由器辐射连手机的一半都不到

WiFi无线上网使用的电磁波波段一般是2.4GHz到5GHz,民用级为2.4GHz,和手机使用的射频电磁波波段比较接近,属于非电离性辐射。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到底会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呢?根据摩尔实验室射频实验室,在WiFi路由器最大发射状态下检测结果是14.32dbm,而通常手机是在33dbm左右,连它的一半都不到。那么WiFi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呢?据专家介绍,由于WiFi辐射属于电磁辐射,所以人体所能承受的最大WiFi辐射强度,需要参照国际上对于电磁辐射剂量的安全标准。目前国际上有两大主流标准,一个是ICNIRP标准,;另一个标准是美国的IEEE标准。而中国所采用的标准比上述两种更为严格。比如,在MHZ频段上,中国规定的公众照射上限为40微瓦每平方厘米,而欧盟标准为,美国为;在MHZ的频段上,中国规定的公众照射上限为40,欧盟为,美国为。而记者在摩尔实验室里取得的WiFi辐射最大值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属于安全范围。流言五:驱蚊手环防蚊效果好?炎炎夏日,不少人开始购买一些驱蚊神器来驱赶这些六条腿的小生物。现在一些号称纯天然植物精华,无毒无害的驱蚊手环,颇受人们的热捧,戴上一条,既美观又能驱蚊,可效果真的如商家所说的那么神吗?图片来源:网络

手环驱蚊,效果不理想

通过实验发现,使用驱蚊手环来防蚊,效果并不理想。

在实验中,实验人员使用两个玻璃箱子,其中一个玻璃箱子里装入含有香茅油的驱蚊模块,放入蚊子后,再将两个玻璃箱子用通道相连。半个小时过去,蚊子一直待在原来的箱子里,并没有通过通道飞到另一个没有装入香茅油模块的空箱子,不过与刚开始进入箱子有所不同的是,不少蚊子集中在远离香茅油模块的一隅。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针对驱蚊手环这块并没有出台相应的国家标准,虽然市场上出售的手环种类五花八门,实际上的驱蚊效果还是很难达到其宣传效果。上海疾控中心曾经做过一个关于驱蚊方面的实验,不用驱蚊手环,可能被叮咬10个包,用了之后,叮咬的包有5个。对于不挨叮这个前提而言,这样的结果显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每个人对精油的耐受程度不一样,敏感的人会出现头晕呕吐,所以使用驱蚊手环时也要提高警惕。

流言六:MERS比非典病毒死亡率还高?有网友称,相对于年肆虐的非典病毒,MERS传染性更强病死率更高,此言引起了恐慌。那么,MERS的传染性强吗?病死率高吗?MERS可以治愈吗?

图片来源:网络

“该病毒和非典病毒(SARS)同属冠状病毒,其传染性虽不及非典病毒,但病死率比非典高,约为37%。”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指出,根据目前已知的病毒学、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MERS已具备有限的人传人能力,但无证据表明该病毒具有持续人传人的能力。

冯子健介绍,MERS典型病例常呈现发热、咳嗽和气短等症状,在检查中经常发现肺炎表现,或者出现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病例可导致呼吸衰竭,需要在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和支持治疗。

同时,据世卫组织介绍,目前尚无可用的疫苗或特异性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是支持性的和基于病人的临床状况的。目前,医院内,MERS已经发生了传播,包括从病例传播到医护工作者。世卫组织建议医护人员:诊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病人时,除标准防护措施外还应采取飞沫防护措施;诊疗疑似或确诊MERS病例时,应增加接触防护措施以及眼部保护措施;当进行可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还需采取空气传播防护措施。

流言七:藿香正气水抹肚脐能退烧?网上流传着一则关于藿香正气水退烧的“神话”,声称蘸着藿香正气水放在肚脐上就能退烧,特别是家里有小朋友的,用医院输液了。文章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人晚上高烧39℃,身烫手脚冰凉,浑身疼痛,头昏怕冷,用棉球蘸满藿香正气水放入肚脐,半小时后38.5℃,一小时后38℃,早起37℃,没有任何不适。

图片来源:网络

:它是口服药而非外敷药

“藿香正气水是夏季治疗感冒的常用方。”据医院特聘专家张勤教授介绍,藿香正气水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特别是对于西医所讲的胃肠型感冒疗效显著。因而,如果是中暑、受凉或因过量食用生冷食物,长时间吹空调或电扇,导致腹痛、腹胀、腹泻和呕吐等,用藿香正气水就比较对症。但需要注意的是,用法应为口服而非外敷。对于网上所说的抹肚脐之说,张勤认为不靠谱,不值得推广。要提醒广大家长,发烧可能由很多原因引起,切勿拿偏方当“宝典”,进而贻误诊治。许多儿童疾病初期表现都是发烧,加之儿童体温调节系统没有发育完全,高烧后很容易出现惊厥,如果一味轻信偏方,极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发烧超过38.5℃,较长时间没有好转,都应及时就医。即使需要使用藿香正气水,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关于发烧,可以看这篇孩子发热别到处找偏方啦,看这一篇就够了流言八:夏季在海边游泳被水母咬了会死吗?在海边游泳,有时候会被水母“咬”到。在网上也经常能看到水母“咬人”的事件以及相关的新闻报道,让那些想去海边畅游的人们既害怕又忧虑:如果我被水母咬了,会死吗?

图片来源:网络

:就像被黄蜂蛰了一下,不会死

水母之所以“咬人”,是因为它释放的一种水母毒素。不同的水母所携带的毒素是不一样的。当人类这种大型动物被水母的毒素攻击的时候,因为人体本身的免疫系统非常强悍,多数情况下只会发生皮肤瘙痒红肿的情况,就好像被大黄蜂蛰了一下,皮肤会肿起来,但一般不会致死。

所以,当你不小心被水母咬了以后,不要慌张,应立即上岸,因为水母都是成群地游动,如果继续待在水中,有进一步被刺伤的可能。

上岸以后要把附在皮肤上的水母或其触手清除掉,然后在局部伤口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通常可缓解症状。稍微严重点的会出现荨麻疹的类似症状,也不要害怕,可以用酒精或者热盐水清洗伤口,再用醋中和一下毒液,医院找医生看一下。被水母“咬”了,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大事,但也千万不可大意,医院就诊,以免发生意外。

流言九:荔枝泡药水引发手足口?

网上有人传:请各位爸爸妈妈近段时间暂时不要买荔枝给小朋友吃,医生说现在的荔枝几乎都是用药水(有弱腐蚀性)浸泡的,吃后会引起发烧,还可能引发手足口病。荔枝真的都是用药水泡的吗?会导致手足口病吗?

图片来源:网络

:手足口是肠道传染病,预防并病从口入

关于这条流言,医馆君也辟谣过荔枝泡过药水吃了会得手足口病?还是小心“荔枝病”吧

手足口病是由一些肠道病毒(例如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儿童中比较多见,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粪便或受污染的物件等。虽然不排除手足口病通过受污染食物传播的可能性,但这些病原体与处理荔枝的药水没有任何关系。关键还是预防并从口入

荔枝采摘后的确会采用化学试剂浸泡清洗,实际上在荔枝的采摘过程中,用化学试剂泡是一种非常常规的处理方法。不过必须强调的是,荔枝保鲜可不像保存标本那样要用到福尔马林。

为什么荔枝需要这样的保鲜处理?这是因为它们实在太容易坏了。

流言十:食品添加剂=毒药?

关于食品添加剂,有人说添加剂对身体普通有害,而食品中添加的各种成分也一再成为坊间热议话题。所谓食品添加剂到底是什么,真会对健康构成威胁吗?健康与食品的色香味之间,人们该如何抉择?

图片来源:新华社

食品添加剂不是坏事,更不是毒药

食品添加剂不等于非法添加剂,之所以添加剂背黑锅,就是因为在概念被简单混为一谈,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只是众多添加剂中的一种,其他还包括药品添加剂、涂料添加剂、汽油添加剂等。而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吊白块等都是非法添加剂,马路上有添加剂商店也是正常的。

在全世界范围内,因为食用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引发疾病是食品安全的头号问题,如果不使用防腐剂和保鲜剂,肉制品、方便食品、水果甚至酱油、醋都容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所以有些号称不添加防腐剂的食品,更容易在开封后受到污染和变质。食品添加剂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越是在发达的国家,食品添加剂的品种越多,人均消费量越大。所以,食品添加剂不是坏事,更不是毒药,市民们可以放心啦!

来源:综合光明日报、健康报、《科技生活》周刊、蝌蚪五线谱、北京晚报等

编辑/制作:医馆君

内容转载自







































白癜风用什么药最管用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jxinjian.com/xzcr/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