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也快去也快的荨麻疹,该如何更好避免

来也快、去也快的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皮肤瘙痒、水肿性红斑、红色或白色风团,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临床上较为常见,有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作一次荨麻疹。病情严重的急性荨麻疹还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及喉梗阻等全身症状;慢性荨麻疹可反复发作,持续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

近年来,荨麻疹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虽然说荨麻疹这种病不足以致命,但是,患有这种病的患者就会感觉很痛苦,不仅身上长满风团,身体其他方面也会觉得很不舒服。

尤其到了春夏两季,在空调房久待、被蚊虫叮咬后更惨,皮肤几乎就没有可以触摸的地方,而且全天痒个不停,尤其到了晚上痒得都无法入睡,太遭罪了。

荨麻疹的病因有哪些?

1、过敏体质造成

它主要是由患者的过敏性体质导致的易感性与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而成的。患者的体质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免疫状态、精神心理状态、内分泌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是荨麻疹的一个重要病因。

一般患此病者是有家族过敏体质遗传史的人群。其患者的体内产生IgE抗体的能力明显高于常人。2、外部环境导致

有些病人本身不是过敏性体质,也会患上此病,这是因为人的体质是可以随着时间慢慢改变的,这和我们生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由于当前的城市环境污染很严重,很有可能使得自身的体质发生变化。目前有数据显示,工业化明显的城市、沿海发达地区的荨麻疹的患者逐年增加,说明环境对荨麻疹的影响非常明显。其它的环境因素包括各种变应原、刺激性气体、病毒感染、居住环境、饮食习惯、社会因素等方面。当然,除了以上较为常见的诱发因素,还有其他的诱发因素,如其他疾病的影响、社会和家庭因素等。3、皮肤黏膜的易感性

易感性的源头来自于抗原物质的经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则视皮肤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

研究证明荨麻疹患者皮肤黏膜细胞数目不仅多于其他人,而且释放化学物质能力也更强。

如何治疗荨麻疹能更好的避免反复?

1、首要的是查找并避免相关过敏原

室外过敏原不能够完全避免,过敏高发时段减少室外活动,出门可以戴口罩。室内过敏原是可以避免的,家里面可以用空气净化器。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豚鼠,如果确认对其过敏建议不要养了。家里有抽烟的人,要知道不仅有二手烟,还有三手烟(吸烟后有害物质附着在吸烟者身上),为了荨麻疹,戒烟吧。

2、发作初期药物治疗为主

治疗荨麻疹可首选抗组胺药物,其见效快,疗效也佳。特别是第二代抗组胺药,尤其是第二代新型抗组胺药还有抗炎作用,包括2种不同途径。H1受体依赖性途径,即抗组胺药与H1受体结合后,减少细胞内炎症因子的产生;H1受体非依赖性途径是稳定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减少细胞内炎症介质的释放。而对于儿童,可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中儿童合适的剂型,如干混悬剂、口服液、滴剂等。

3、日常护理不能少

避免皮肤刺激:一般人对于皮肤痒的直觉反应都是赶紧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越抓越痒,主要是因为当你对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恶化。有些人痒到会想用热敷,虽然热可以使局部暂时获得舒缓,但其实反而是另一种刺激,因为热会使血管紧张,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例如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热的温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过度包在厚重的棉被里都很有可能引发荨麻疹。

日常注意:饮食宜清淡,避免刺激及易致敏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应用缓泻药物及肥皂水灌肠。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增强机体免疫力。要注意工作和休息的关系,要劳逸结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jxinjian.com/xzgm/57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