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先来看看我的一个病例:女性患者,35岁,皮肤瘙痒一年余,反复发作,发作时皮肤起一块块的风团,瘙痒难耐,常在天气热或者洗热水澡后发作,越抓越痒,心烦急躁,胃口好,大便容易干燥,小便微黄,容易口干,晨起有点口苦,睡眠稍差,舌质红,有齿印,苔薄黄而有点干燥,脉弦而微数。四诊资料不复杂,属于风热证荨麻疹,以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里的消风散加减治疗。先后服用了将近一个月中药,病情基本痊愈。患者非常开心,半夜还发来感谢!荨麻疹,得过这种皮肤病的朋友,相信一听起这个名字,就又会觉得一阵瘙痒,心里害怕。中医又称它瘾疹、风疹,是一种以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风团为特征,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一般怕热,洗热水澡后更痒,越挠越痒,经常挠抓到出血还不愿停手。荨麻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医宗金鉴》记载说: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也就是说,汗出后吹风,或者人体禀赋不足,表气亏虚,外受风邪,就容易引发这种疾病。西医认为,荨麻疹病因复杂,和免疫系统紊乱或者失衡有一定关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认为,免疫力下降是荨麻疹的根本原因。当然,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荨麻疹的中医分型有很多种,常见的证型包括风热犯表证、风寒束表证、血热证和血虚生风证。《医宗金鉴》只是记载其中一种最常见原因,就是表虚受风。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讲明代名医陈实功的代表方——消风散,它对风热犯表型荨麻疹尤其有效,而这种证型的荨麻疹,临床中最为常见。1.风热证荨麻疹有什么症状?皮肤瘙痒,起红色风团,灼热剧痒,天气热或者洗热水澡则瘙痒加重,或伴有口干、大便干或喉咙痛等症状,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浮数。2.消风散为何如此有效?组成:当归10,生地15,防风10,蝉脱15,知母10,苦参10,胡麻10,荆芥10,苍术15,牛蒡子10,石膏10,甘草10,木通10组方解析:荆芥和防风为君药,祛风以止痒;苦参和苍术为臣药,燥湿清热以止痒;牛蒡子和蝉蜕佐助君药祛风之力,又可疏散风热以止痒;当归、生地和胡麻则以养血润燥止痒为主,蕴含中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意义,增强止痒功效。知母、石膏和木通则清在里之热,使表里之热共除。3.荨麻疹有什么饮食注意?荨麻疹患者应该少吃辛辣煎炸食物,以及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比如牛肉,羊肉,虾和蟹等海鲜。白酒及啤酒等湿热之品也要少喝。由此看来,消风散是一个组方全面且严谨的方剂,对于血虚、风热、湿热等引起的皮肤瘙痒症,都可以起到不错的疗效。比如,风湿浸淫血脉,所致的疮疥;大人小儿风热瘾疹,全身等团瘙痒;以及风湿热湿疹等皮肤瘙痒症。这么好的一个中医名方,大家一定要收藏起来。如果自己或身边亲人朋友,平时出现皮肤瘙痒,遇热加重,并伴有口干、大便干、舌质红及苔薄黄等热证时,可以此方辩证加减治疗。当然,外治法在皮肤病的治疗中非常重要,作用直接,起效快,也不容忽视。如果出现荨麻疹,可以配合中药外洗。这里也推荐一个适合于风热型荨麻疹的外洗方,供大家参考。组成:蝉蜕30,苦参30,蒺藜20,荆芥20,防风20,薄荷20,白鲜皮20,乌梅30,地肤子20,生地20,煎水外洗。对于荨麻疹的治疗,有很多内容,今天就重点介绍临床中最常见的风热型荨麻疹。文章中给大家介绍的中药处方,并不适合于所有人,需要使用的朋友,可以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也欢迎大家留言咨询。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