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出现风疹块每7个人就有1个一生

每到天冷的日子,经常患上荨麻疹?很多人发现,自从得了一次荨麻疹后,就结下了“不解之缘”,隔三差五来造访,热了、冷了、情绪激动了、熬夜了动不动就“快闪”一次,来去匆匆、奇痒无比。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中教授指出,荨麻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非常常见。据统计有1-2%的人,他们的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也就是说每4-7个人中间就有1个人,不是得过荨麻疹,就是在荨麻疹发作的路上。而且,很多人对于荨麻疹的认知都有误区,现在90%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都在忌口海鲜鱼虾,其实这些患者中90%的人都错了。

荨麻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我国有各种各样的名字,有的地方叫“风疙瘩”,有的地方叫“饭疙瘩”,有的地方叫“风疹块”。其中,慢性荨麻疹的持续时间通常在6周以上,在9%的病例中医生无法确定荨麻疹的原因,又被称为“特发性”。中国慢性荨麻疹的发病率较高,达到了2.6%-4.2%,高于全球发病率,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有很多,包括免疫性机制、非免疫性机制及特发性机制。最常见的就是免疫原因,过敏源作用于身体以后,产生了一款特殊的免疫球蛋白E,带来外来过敏源信号,结合后肥大细胞就能活化并释放介质,其中包括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白介素等,可引发血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瘙痒等症状。正因荨麻疹有不同的发病机制,针对不同的机制应当采取不同的疗法进行治疗。

在张建中教授看来,

慢性荨麻疹治疗挑战很大,需要像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一样进行慢病管理,但是目前还存在较多治疗误区:第一个治疗误区是乱治,患者有病乱投医,也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就医。另一个主要治疗误区是服药不规律,慢性荨麻疹患者需要很规律地用药,但有些患者或因症状减轻而自行停药,待到下次发作时病情反而再度加重,变本加厉。张建中教授建议患者遵医嘱规律用药,不宜自行对药物剂量和种类随意调整,也应主动寻找并避免可能的病因或诱发因素。

在荨麻疹的诊疗现状方面,“目前,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处方用药大多遵循中国慢性荨麻疹诊治相关指南推荐,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张建中教授表示,慢性荨麻疹患者平均病程较冗长,复发率较高,不仅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多数还出现了包括睡眠障碍和焦虑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的生活质量。因此,亟需一种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创新疗法。

今年,第二代非镇静性长效抗组胺治疗药物比拉斯汀片亮相,让更多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年人荨麻疹的对症治疗,为慢性荨麻疹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开启荨麻疹诊疗新时代。张建中教授透露,这种治疗新选择,具备30分钟快速起效、H1受体高选择性、非镇静抗敏、无药物相互作用的优势,更能满足中国荨麻疹患者的未尽之需。“这种最新的治疗方案,比我们原本常用的药物结合力强3至6倍;起效快,30分钟快速起效,血药浓度达峰值时间约1.3小时;也具备长效的优势,一天口服1片即可;此外它没有药物相互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没有抑制,不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我认为这款药上市以后,能够给我们荨麻疹患者带来更多、更好的选择。”张建中教授表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jxinjian.com/xzsb/120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