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都市女性时尚题材电视剧《欢乐颂2》完美收官,剧中邱莹莹终于与应勤修成正果,但剧集播出中这个率真、可爱、善良的姑娘还是被不少观众批为作女,所作所为令人生气。
原以为,作为扮演者的杨紫会为邱莹莹辩解,但事实上杨紫表示,自己虽然饰演邱莹莹,但也觉得她太作,甚至在拍戏时气到荨麻疹复发。什么,生气也会导致荨麻疹发生?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病,能治好吗?
一种诱因复杂型的皮肤疾病
上海交通大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曹华介绍,荨麻疹俗称“风疹块”,在中国大约80%的人一生中至少会发生一次,由此可见,荨麻疹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病。荨麻疹的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突然出现红斑和风团,同时可伴有剧烈瘙痒感,大部分人的荨麻疹在发作24小时内自行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这类情况也称为急性荨麻疹。但临床上也有一部份患者会反复发作,若病程超过6周且每周发作至少2次,就可能变成慢性荨麻疹了。那么,生气真的会导致荨麻疹发生吗?曹医生表示,引起荨麻疹的因素甚多,病因较复杂,约3/4患者找不到原因,慢性荨麻疹常见的发病原因有:
首先,接触过敏原或过敏物是最常见的因素。例如:①食物,尤其是含有特殊蛋白质的鱼、虾、蟹、鸡蛋、牛奶等都是常见因素;②药物,许多药物都可能会引起荨麻疹的发生,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另外免疫接种的疫苗和抗血清对有些人来说也能导致荨麻疹的发生;③吸入物,如各种花粉、尘土、螨虫等;④动物及植物。
其次,感染因素。最常见的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另外还有肝炎、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等。
第三,疾病因素。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甲亢、高脂血症、内分泌改变(月经、妊娠、绝经)以及慢性疾病如胆囊炎、肾炎、糖尿病等。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还有一些特别因素引起的特殊类型荨麻疹。
1.人工性荨麻疹。皮肤稍受刺激,如:瘙痒、摩擦、钝器、指甲等“划过”皮肤后,该处即出现与划痕一致的条形风团,这类人群的皮肤也称为“会写字的皮肤”。
2.寒冷性荨麻疹。①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多见于女性,青年维多。当接触冷风、冷水、冷物或气温突然降低,接触部位或暴露部位出现风团或水肿。②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较罕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自幼发病,反复发作,持续终生。
3.日光性荨麻疹。经日光、紫外线、红外线照射后出现皮肤瘙痒、红斑、风团。
4.压力性荨麻疹。皮肤受压后4~6小时内出现真皮及皮下组织的慢性水肿,持续8~12小时消退。
5.胆碱能性荨麻疹。主要发生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沐浴等之后。
所以说,人的一些情绪,如紧张、生气等,可能是某些人群诱发荨麻疹发生的因素之一,但不能说生气就必然会引起荨麻疹的发生,大部分的荨麻疹发生还是与过敏原有关。
荨麻疹的治疗可控制
荨麻疹有那么多诱发,那么在治疗上是不是很困难?能不能治好呢?曹医生表示,对荨麻疹的首要治疗就是减轻患者的瘙痒感,其次患者因配合医生一起认真寻找过敏原以减少荨麻疹不断复发的可能。急性荨麻疹常可找到确切的病因,慢性荨麻疹则相对困难。
荨麻疹容易诊断,通常不需要做太多的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变应原筛查和食物日记可以帮助患者寻找过敏原。消除诱因或可疑病因有利于荨麻疹自然消退,临床上怀疑与各种感染和(或)慢性炎症相关的慢性荨麻疹,在其他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抗感染或控制炎症等治疗,但仅对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帮助。第二代非镇静或低镇静抗组胺药是荨麻疹治疗的首选药物,第一代抗组胺药治疗荨麻疹的疗效也很确切,但因中枢镇静、抗胆碱能作用等不良反应限制其临床应用。常用的一代抗组胺药包括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多塞平、异丙嗪、酮替芬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包括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咪唑斯汀、奥洛他定等。慢性荨麻疹治疗需要较长疗程,治疗有效后逐渐减少剂量,一般不少于1个月,必要时可延长3~6个月,或更长时间。常规剂量使用1~2周后不能有效控制,可更换品种或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增加2~4倍剂量,也可睡前联合服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如上述治疗无效的情况,还可选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免疫球蛋白等。
另外,还很多患者担心长期服用抗组胺类药物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或产生耐药性。曹医生表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一样,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来说长期服药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患者只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一般对身体都是不会造成危害的。当然也有个别患者服用一段药物后出现药物效果减退的情况,此时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药物,病情还是能继续得到控制的。
预防保健不可少
除了接种正规、系统的治疗外,一些日常预防保健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1.找到过敏原。发现对某种食物、药物、吸入物、动物及植物等某些物质过敏时,要立即停用或者停止接触,这是避免荨麻疹的根本。医院做过敏原检测,明确自己是不是真的对这些东西过敏。
2.饮食调整。患病期间,要避免食用鱼虾、蟹、贝壳等海鲜类,牛羊肉类,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即便过敏原中没有此类食品过敏者也要禁食这些食物,因为此时患者正处于过敏状态,这些“发物”会诱发或者加重荨麻疹,我们建议发病期间饮食还是应以清淡为主。
3.避免搔抓。大部分人对“痒”的本能反应就是去抓挠,但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引起患者皮损增加,瘙痒加剧,很可能会使病情恶化,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4.不要热敷。虽然热敷可以使局部暂时获得舒缓,但其实反而使另一种刺激,因为热会使血管紧张,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
5.积极治疗原发病。有些荨麻疹是由于疾病所致,如:寄生虫感染、扁桃体炎、乙肝、甲亢、糖尿病等,找到这些引起荨麻疹发生的原发病,从源头上积极治疗。
6.生活规律,提高免疫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熬夜。过大的工作压力或长时间上网等都有可能导致疲劳和免疫力下降,科学安排作息时间,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情。好的生活状态对减少荨麻疹的发生或复发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曹医生提醒,虽然“风疹块”是一种看似危险系数不高的常见皮肤病,但瘙痒严重也会影响大家的生活质量,并且一些病情严重的荨麻疹病例,如累及咽喉部和支气管粘膜,会导致喉头水肿,出现气促、胸闷、呼吸困难,严重时还会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一旦患上荨麻疹,也不能过于大意,医院看一下,尤其是慢性荨麻疹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寻找荨麻疹发生的原因,及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发作和加重,与人的情绪或心理应激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保持愉快的心情,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都会对预防荨麻疹非常有利。
专家简介
曹华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皮肤科专科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委员,《英国皮肤科学杂志》中文版编委,《诊断学理论与实践》编委。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年11月至年11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美国史隆-凯特林肿瘤研究中心学习。对皮肤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特别专长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如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与肺间质病变的研究与治疗。在自身免疫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等多项课题。其第一作者论著发表于JournalofRheumatology、ClinicalRheumatology、ArthritisCareResearch和PLoSONE等杂志。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