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风行华夏rdquo病

患者基本信息:

性别:男年龄:37岁体重:67kg

主诉及现病史:

因“四肢、躯干部反复起风团伴瘙痒4年,加重3月”来我院皮肤科就诊。四肢、躯干部可见散在多个苍白色水肿样风团,高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自觉剧烈瘙痒。每次发作时,患者无恶心、烦燥、呕吐、腹痛、腹泻及呼吸困难。无明显诱因,无季节规律性。有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具体不详),疗效一般,停药后容易反复。

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女性患者的月经史及家族史:

无慢性疾病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

患者四肢、躯干部可见散在多个苍白色水肿样风团,高出皮肤表面,风团最大直径大于50px,风团数大于15个,自觉剧烈瘙痒。风团可在数小时后逐渐减轻、消失,不留痕迹,但仍有新皮损不断发生,此消彼长。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及生化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

慢性荨麻疹

治疗方案:

依巴斯汀10mg,口服,1次/日;玉屏风颗粒5g,冲服,3次/日。

疗效评估:

2周后随访,患者发作时间明显缩短,风团小于5个。4周后随访,患者自诉无风团样疹及瘙痒感。

病例分析:

慢性荨麻疹是指风团反复发作6周以上,其发病机制为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释放组胺、合成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等引起血管扩张及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真皮水肿是荨麻疹发病的中心环节。肥大细胞活化由不同酶通道引发三类代谢类产物,一是脱颗粒,立即释放组胺;二是肥大细胞在活化后6-24小时内产生细胞因子和化学趋化因子,而且在近年来研究中发现肥大细胞有抗原提呈细胞功能,能活化T细胞,提示在真皮层中T细胞侵入参与了皮损的慢性化;三是肥大细胞活化几小时内通过脂氧合酶及环氧合酶从花生四烯酸合成白三烯及前列腺素。白三烯B4较强的趋化作用在早期并选择性募集白细胞,尤其在慢性荨麻疹中,使疾病的慢性化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单一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治疗,存在大部分患者未能有效的控制病情或存在停药后出现反复发作。

依巴斯汀属于二代抗组胺类药物,属于苯甲氨基派啶类衍生物,对组胺H1受体选择性强,具有很好的抗组胺活性,是慢性荨麻疹患者首选药物。玉屏风颗粒主要成分为黄芪、白术、防风,临床上主要用于卫气虚弱,不能固表,营阳不守,津液外泄。现代药理显示黄芪具有广谱免疫增强作用,能诱导产生TNF-γ;防风可抑制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抑制超敏反应,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白术能使Th细胞数目增加,提高Th/Ts的比值,使IL-2水平显著提高,并增加T淋巴细胞表面IL-2水平显著提高,并增加T淋巴细胞表面IL-2R的表达,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提高细胞免疫。因此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依巴斯汀联合玉屏风颗粒进行治疗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解放军医院皮肤科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影响力人物
怎么样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jxinjian.com/xztp/39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