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专业立场
讲述通俗中医
这是书生第篇原创文章
春到人间草木知,春风拂面,草木昌昌,万物生发,踏青郊游的好时节又到了,姑娘们擦好防晒出游,归来之时却发现身上风团块四起、瘙痒难耐,咋啦?可能是荨麻疹发作了。
荨麻疹是常见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春季是高发季节,皮损可能发生在任何部位,表现为界限清楚的风团块,局部灼热,瘙痒剧烈,剧痒影响睡眠,起病快,消退也迅速,并且不留痕迹,容易反复出现。急性发作皮损时间持续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但风团此起彼伏,病重时伴有过敏性休克症状,消化道受累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累及喉头及支气管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慢性荨麻疹上述症状反复发作6周以上,且每周发作至少两次者。
荨麻疹属于中医学"瘾疹"范畴,本病易感复发,究其病因,责之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与五脏功能失调均有关系。外感风、寒、湿、热、燥之邪,搏结于皮肤肌肉之中,或与血气相搏,而发为瘾疹;情志内郁可以化火、化热、化燥伤阴,引起肝失疏泄,心肝火盛,或致肾水不调,或克乘脾肺,致脾肺气虚,腠理不密,进而引发本病;饮食不节诱发本病也较常见,有研究总结出最容易引起荨麻疹发作的食物:鱼、虾、蟹、贝壳类;肉类食品中如鸡肉、鸭肉、鹅肉等;蔬菜类如竹笋、蒜苗、菠菜等;水果类如柠檬、芒果、李子等。临床上,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病史,荨麻疹可辨为风热犯表、风寒束表、风湿犯表、血虚风燥、肠胃湿热等,相应的治则治法为疏风清热、解表散寒、疏风祛湿、养血润燥、清热利湿。
又到了荨麻疹高发的季节,患者家中要常备抗组胺药了,去除了过敏原、吃了药还是反复怎么办?今天书生想要和大家分享针灸辨证施治荨麻疹的方法,包括体针、刺络放血、拔罐、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
体针
外感者,无论风寒、风热,皆可选用诸阳之会大椎,足太阳膀胱经之风门,风市,肺俞,手足少阳与阳维之会风池等,以振奋卫阳、祛风止痒。"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祛风的同时还应养血,取足太阴脾经(血海)、血会膈俞、足三阴之会三阴交以养血润燥止痒。久病不愈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还应重视补养气血,取背俞穴扶正以祛邪。
刺络放血
多用于荨麻疹急性发作期,风热症状较重的患者,取大椎、膈俞刺络放血,以有形之血带无形之邪热外出,加强祛风泻热,也有祛瘀生新之功,同时可再配曲池、风门、足三里可理气活血,疏风通脉,激发脏腑经络之气运转,达到止痒的作用。
拔罐
以神阙拔罐为经典方法,神阙即脐中,脐乃联系母体的唯一途径,在此拔火罐可补益先天之元阳,此外,该穴是外邪尤其是风邪侵入的门户,通过此穴可开门逐邪。一般每次留罐5~10分钟,能使脐局部呈淡紫伴凉感疗效最佳。
穴位注射
注射液的选取从抗组胺药、激素到自血,再到中药制剂都有,选穴集中在风池、血海、风市、足三里等,曲池是祛周身之风的要穴,血海为足太阴脾经穴位,脾能统血,亦能益气,风市为胆经穴,以善治风病而得名,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足三里具有健脾胃、补中益气之功。
穴位埋线
尤其适用于慢性荨麻疹患者,穴位埋线疗法是在消毒条件下用针具把羊肠线埋藏于穴位皮下组织肌层,羊肠线作为异性蛋白可以提高机体应激、抗炎能力,其在组织中被分解、吸收,产生对穴位的持久刺激作用。选穴以背俞穴为主,随证配穴,一般选取10处穴位进行埋线,2-3周治疗一次,3-4次为一疗程。
荨麻疹患者描述其剧烈瘙痒感时常有痛不欲生的表情,再加上本病缠绵难愈,患者身心俱疲,美好的春天对他们来说都成了磨难。建议大家首次发作、急性期大面积发作及累及到呼吸道、医院就诊,配合治疗的同时需要规律作息,清淡饮食,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医生患者一起加油,战胜荨麻疹!
许林玲今天您打算给作者打赏多少?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多少钱西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